根据西班牙月刊《欢乐》六月号发表的一篇题为“大熊猫,危难中的明星”的文章,尽管大熊猫属于熊科,但它的中文名字包括“熊”和“猫”两个字。这个模棱两可的名字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发现者看到这种似乎来自中国神话的动物时的困惑心情。很难想象当人们给它取名为大熊猫时,是因为这个新发现物种的瞳孔是纵向分裂的,就像一只家猫一样。

2014年4月9日,大熊猫“星宝”出现在马德里动物园。去年八月出生的大熊猫“星豹”在熊猫馆的户外草地上正式与游客见面。“星宝”是马德里动物园出生的第四只大熊猫,为了安全,它一直生活在大熊猫繁育中心。新华社记者谢海宁照片

这张拍摄于2013年8月30日的数据照片显示了新生的大熊猫“星豹”。新华社:大熊猫是猫、大浣熊还是长相奇怪的熊?长期以来,动物学家一直无法定义大熊猫和小熊猫之间的区别,直到1985年的一项研究通过DNA分析证明了这一点。

它确实被归类为熊科。但是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特殊的成员。除了与熊科其他亲戚完全不同的眼睛和黑白皮毛,大熊猫还有非常特殊的生活习惯。马德里水族馆的陆地哺乳动物专家玛丽亚·德尔克劳说:“大熊猫是独居动物,几乎从不建立社会关系。”

今年四月,大熊猫“星宝”在马德里动物园首次亮相。这只9个月大的熊猫幼崽是中国政府在2007年为西班牙皇室的雄性熊猫“冰星”和雌性熊猫“华口”添加的第三只幼崽。德尔克劳说:“尽管大熊猫幼崽经常和妈妈一起玩耍和互动,但成年大熊猫却不这样做。”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最近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动物生活轻松、快乐、健康,那么它们的繁殖能力将会更强。科学家指出,这些结论也适用于大熊猫和其他生活在动物园的动物。然而,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的繁殖将会遇到额外的困难:雌性大熊猫一年只发情一次,每次只持续1到3天,并且只有在这个时期雌性大熊猫才会寻找配偶。此外,可能会出现两性互不吸引的情况。冰之星对花嘴没有兴趣,所以兽医团队不得不采用人工授精。

这种情况在其他动物园也时有发生。例如,华盛顿动物园的大熊猫“宝宝”也是一只人工繁殖的幼崽。尽管雄性大熊猫“田甜”总是试图接近雌性大熊猫“向梅”,但“向梅”并不领情。为了让它们成功繁殖后代,专家组不得不人工授精给向梅。“每天”精液保持在零下200摄氏度,以确保使用前的精子质量。

交配后,雌性大熊猫的雌激素会达到高峰,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没有排卵,这也会发生。因此,很难区分雌性大熊猫是真的怀孕还是假怀孕。直到怀孕4个月之后,这个谜才会被解开,届时将取决于熊猫宝宝是否出生。

撇开奇怪的特征不谈,大熊猫的繁殖过程已经非常特殊了。首先,像所有熊科动物一样,受精卵着床较晚,也就是说,受精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因此,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开始较晚。因此,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时间比其他哺乳动物短。

然而,熊猫的怀孕期较短。德尔克劳说:“婴儿甚至还没有长到全身长,就像一个在经历快速发育后早产的婴儿。”这些小小的熊猫宝宝有粉红色的皮肤,只有15厘米长,大约200克重,但是当他们成年后,他们可以重达数百公斤。

德尔克劳说:“所有的幼崽都被纳入一个国际项目,当它们成年后,将被送回中国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星宝”的双胞胎兄弟“宝”和“德得德”现在生活在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有100多名同伴。她说:“计划生育非常重要。很难找到一对合适的异性大熊猫在动物园繁殖。但是中国有更多的数字,所以成功配对的机会更大。”中国有许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全部位于中国中部山区,总面积约21000平方公里,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省。

熊猫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尽管它们也吃昆虫、小型啮齿动物和鱼,但99%的食物是竹子。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员瓦内萨·赫尔说:“大熊猫每天吃的食物数量惊人。他们连续吃了14个小时。食物总量高达35公斤。”由于植物提供的能量较少,大熊猫必须持续进食才能生存并保持体内脂肪含量。它们拥有动物王国中进化得最好的对生拇指,所以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抓住竹子,摘树叶和花蕾来吃。

尽管大熊猫的饮食习惯看起来像是大自然犯下的错误,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能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植物。大熊猫的祖先有锋利的牙齿,是食肉动物。尽管科学家仍无法解释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熊猫的舌头逐渐适应了植物的饮食。在进化过程中,熊猫失去了能够感知富含蛋白质食物味道的味蕾,所以它们不再对这类食物感兴趣。然而,大熊猫的消化道结构仍然适合肉类,所以它没有适合消化植物的消化系统。

大熊猫在许多其他方面不同于其他熊科动物,例如,它们不冬眠。熊猫食物一年四季都有,对这些大人物来说,竹子提供的能量不足以支撑他们整个冬天。每个寒冷的季节,大熊猫都会去南方温暖的地方。赫尔说:“大熊猫生活在崎岖的竹林里,有些地方的坡度甚至超过50%。”

大熊猫通常通过在树上留下气味和痕迹而联系在一起。赫尔强调:“他们可以通过这些信号传递很多信息,甚至包括性别、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大熊猫也用声音来传递信息,但是它们不像其他熊科动物那样大声吼叫,它们是一种类似于绵羊和Aśvaghoṣa.的短叫声。”她还说:“大熊猫通常害怕人类,如果它们感到被侵犯,就会变得好斗。”

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虽然大多数人见过圈养的大熊猫,但很少有人见过野生大熊猫。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安德烈斯·比尼亚说:“虽然熊猫不是这些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它们是他们占领土地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自然保护区有1600只野生大熊猫和376只圈养大熊猫。德尔克劳说:“中国政府的最新统计数据尚未公布。”

对这种濒危物种的主要威胁是环境破坏。赫尔说,人口增长和相关的人类活动,如道路建设、砍伐树木和饲养牲畜,将对环境造成损害。比尼亚强调,人为因素也是执行保护计划的主要障碍。大熊猫生活的地区恰好经济落后。如果实施保护计划,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赫尔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即使是自然保护区当地人饲养的马也对大熊猫构成威胁,因此应该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饲养牲畜。饲养牲畜和砍伐竹林迫使大熊猫离开它们祖先生活的地方。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实施了不同的保护计划来遏制森林砍伐,但森林砍伐仍然是破坏濒危哺乳动物生存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希望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竹子的覆盖。在采取的措施中,天然林保护工程不仅减轻了人口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还帮助大熊猫重建家园。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大熊猫仍然面临一个更加难以克服的新威胁:气候变化。赫尔指出,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大熊猫可用的竹子种类急剧减少。尽管森林砍伐得到了控制,但全球变暖对大熊猫未来的生存构成了更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