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美洲蜥蜴看到同类中的另一只雄性进入视野时会变色。

在一只雄性美洲蜥蜴与另一只同类雄性蜥蜴打斗后,颜色的变化完全相反。

美国雄性变色龙白色皮肤样本的颜色变化。插入显示单个细胞放大10倍。

先前的研究表明,变色是由于皮肤色素的变化。这种现象发生在许多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身上。然而,瑞士日内瓦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先前的理论是不正确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美国变色龙(Leopard Chameleon),发现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动物皮肤中微小晶体的运动引起的光反射。当晶体改变方向时,它会改变光波的反射波长。

“我们发现变色龙通过调整纳米晶体的晶格来改变颜色,”该研究的共同作者热雷米·泰瑟尔博士和生物学家苏珊娜·萨延科博士在文章中写道:“当变色龙平静时,晶格形成紧密的网络结构,反射蓝色波长。相反,当被激发时,纳米晶体的晶格结构松弛并反射其他颜色,如黄色和红色。(注:晶体中的原子是按照一定的几何规则排列的。为了生动地展示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可以将原子简化成一个点,用假想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规律性的空间网格。这种空间晶格代表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称为晶格,也称为晶格。)

接下来,研究人员希望发现纳米晶体的运动机制。他们说,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工程师开发用于伪装的变色材料,《新闻周刊》报道了这一新发现。

这项研究发表在3月10日的《自然通讯》上。(注:SCI论文影响因子1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