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中药达到高峰,对中国古代自然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与当时文化科技的发展、统治阶级的倡导以及官私作品的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此,古代的中医典籍已经进入了一个宏大的医学自然史体系。其中,现存最早的地方本草彩绘颇具特色。它不是由医学专家如《本草纲目》写的,而是由一位不知名的老画家写的...

这位老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南宋嘉定,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黄城郊区,在西湖和钱塘江之间,有一座山叫黄愚山。在黄愚山的西侧是一个叫做磁云岭的山脊。灵溪山山腰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庭院,名叫陆。充实、实践、意义;这意味着这座山又高又陡。这三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是“爬上又高又陡的山岩”

山路尽头是黄愚慈云岭(网络图)

从“鲁”三个字来看,医院的主人一定是个有学问的人。夜色如画,这位60岁的学者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神情焦虑。油灯随着他的影子不停地晃动。他的名字叫王杰。他出生在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琅琊台),年轻时当过内阁元帅。他退休后去了临安。

王杰不仅学会了致富,而且还有两项技能:第一,他精通医学,经常在山脚下治病;第二是绘画艺术,画好人物风景。在这两个人当中,人们更多地称赞他的药,这可能是抢救死者和伤者的结果。

这正是王杰担心的。他喜欢国画,隐居的初衷是为了画一些好的作品。毕竟,他从中年开始就学习了马援(注1)等艺术家的技巧。经过多年的沉浸,他达到了完美的水平。尽管如此,他在绘画领域仍然默默无闻,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有太多伟大的艺术家。仅南宋画院就有唐力、刘松年、马援等120余人。

马援作品集(源于薛晓石的博客)

王杰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这可以从“鲁燕洵”的命名中看出。经过反复思考,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寻找另一种方法将中国传统绘画融入到古代的《本草纲目》中。

我们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是因为中国古籍的彩色版本领域几乎是空白的。从唐代开始,当苏静编辑《新本草》时,中国古代的本草典籍就开始创造医学和自然史的宏大形象体系。尽管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个记录“世界上所有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人,世界上所有的毒品...书画的描述,以及对普通事物的描述”,它在宋代早期就已失传,只在后来的草药典籍中发现。作为这一体系的新成员,《图经本草》、《郑雷本草》等书呈现出一个黑白世界,书中的作品并非画家所作。

“虽然磁云岭周围有很多草药,但只有200种能确定它们的名称、用途等。如果我编一个彩色编码版的《本草纲目》,当人们得了小病时,他们就不必去市场或找医生了。他们可以自己看地图。”(在此期间,有许多草药可用于医学,其中只有200种可以通过它们的名字和使用者来识别...很容易得到,这幅画的初衷也是真实的。) )面对枯黄如豆的灯,老人,“当然,给后人留下一幅色彩斑斓的图谱来研究临安一带的药材不是一件好事!"

《新修本草影》一书(网络图)

彩色图谱不寻常。

自从他许下了他的大愿,王杰就关上了他的门来感谢客人,并致力于创作多彩的草书经典。想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冷静下来,指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总结了几条高效的创作原则。首先,他主要选择磁云岭周围的药材作为观察和写生的绘画对象。二是将画家马援、夏贵的“截取”山水画方法运用于草书经典的绘画中,以精美的乡土绘画展示整体。第三是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绘画,避免医学知识不足的缺点,只记住文字部分的味道、功效、片面和别名,而不描述植物的形态。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公元1220年,完成了一本名为《鲁本草》的彩色地图集。这本书由三卷组成,展示了慈云岭周围的206种草药。书中有每种药物的地图,主要记录了性味、疗效等。每种药物。这些医学图片都是从生活中画出来的,植物的一些部分被切掉以显示整体,这是美妙而独特的。从技术上来说,药物的绘画采用了南宋画院的双钩着色法,即先用小毫米画出形状,然后一层一层地绽放,以生动地表现花木的形状。著名药理学家赵恩煌先生曾说:“这幅画中的朱砂是绿色的,而且是真的。铁画银钩古朴而有力。”

《鲁燕洵本草之影》(网络图)

美丽!《鲁燕洵本草》中栩栩如生的草药图像

《鲁燕洵本草》用工笔勾勒植物细节(网络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鲁本草》为代表的彩色版《草图册》由于记录准确、形象生动,其价值越来越明显。就写实主义和绘画技巧的准确性而言,这本书可能是中药图像史上最好的。同时,正如王杰所料,《鲁燕洵本草》作为一部地方本草图册,对南宋时期杭州的民间医药研究和本草考证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王杰的医学水平有限,在《燕洵本草》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名与实不符,图文不一致等。此外,书中还有20多种药物表明“其药用价值仍需检验”。

漂泊的浮萍感叹着生活的经历

《鲁本草》自问世以来,一直没有受到世人的重视。毕竟,国家是困难的,蒙古军队处于压力之下,法院太忙而不能照顾自己。谁这么在乎?很快,这本书被内部政府收集,并由个别医生转移。一个宁静的夜晚,仍处于暮年的王杰孤独地死去。

《燕洵本草》的原版在战争中丢失了。

200多年后,明代市场上出现了一本彩色的《鲁燕洵本草》手稿,上面绘有202种生动的草药。雷虎,当时的作家和医学专家,当他从家人那里拿到成绩单时,大声欢呼。因此,他在《燕洵本草》中引用了106个名称、主治、剂量、用法都相同的方剂,其医学经典《养生简方》(注2)主要集中在疥疮(9个方剂)、湿痹(7个方剂)、头风(4个方剂)等疾病的名称上,甚至是以相同的顺序排列。值得一提的是,《养生简方》在《鲁燕洵本草》中还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名称,如四季豆、千年跑、水银草等。200多年后,一代名医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引用了《养生简易方》的许多内容,其中就有《鲁本草》的原方。只有李时珍不知道这一点。

电视剧《明朝1449》中的胡颖。(网络图)

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因为300多年后,《鲁燕洵本草》又陷入了沉寂。

1947年,北平的一位书商兼编目员王文锦偶然买下了《鲁燕洵本草》,这本书被视为珍宝。该书已进入台湾“国家中央图书馆”,并与《绍兴古籍整理及紧急本草史鉴》和《宝卿本草妥协》一起被列入“南宋珍本本草丛书”。《鲁燕洵本草》是当时博物馆中唯一的彩色版地图集。

解放后,当政府正在收集古代医学名著时,一个藏书家把明代的《燕洵本草》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1957年,医学家龙伯健在编纂《现存草书录》时,将这本书收入其中。次年,它被列入国家中医药图书目录。后来,当《鲁燕洵本草》修订版出版时,编者对医学图中的草药进行了考证,其实用价值大大提高。

《鲁国燕洵本草》被重新发现,天堂里的老人王杰终于笑着安慰道。

-

[评论]

1.马援(1140?-1225?),南宋绘画大师,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这幅风景来自唐力。他的笔触有力而宽广,他的笔触坚硬而坚韧。叶子经常被修剪和倾斜。他喜欢在角落里制作小场景,被称为“马的角落”。与唐力、刘松年、夏贵并称“南宋四大家”。

2.《健康简易方》12卷,是明朝雷虎于1410年写的。作者在20多年的公务旅行中,从大量当地民间处方中汇编了这本书。该书分为风、寒、热、湿等145种疾病,共396个方剂。

[参考]

1.李经纬等主编的《中医大词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2015年李源作品欣赏马援。

3.徐渭的论文《与南宋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