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太空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几位专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独家采访,透露了我国正在或将要开展的一些重大航天项目。中国今年将进行哪些重大太空发射?月球探测项目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年底,“嫦娥四号”首次发射探索月球背面。

首先,就运载火箭而言,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中国“长征五号”将在年底进行第三次试飞。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因第二次试飞失败而发射失败。事故原因现已查明。据国家航天局秘书长、国防科技工业总工程师田宇龙介绍,嫦娥五号将在第三次飞行后的探月工程第三阶段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效果图/数据图

关于广泛关注的月球探测项目,专家们表示,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发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发射第一个人类探测器。

嫦娥四号首先启动了鹊桥。

嫦娥四号将实现第一次软着陆,并在月球背面探测到人类探测器。由于月球在同一旋转周期内旋转,所以月球的一侧总是背向地球,不能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直接通信。为此,在嫦娥四号发射之前,发射了一颗名为“鹊桥”的月球中继卫星,以实现地球和月球背面之间的无缝通信。

专家表示,中继星将于今年5月发射,中继星应该设置在地球-月球平衡点拉格朗日2号。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拉格朗(左)2安装中继星。拥有中继通信能力的嫦娥四号将于今年年底发射。

专家表示,嫦娥四号有望通过提高探测器的适应性,在月球背面探测任务中取得大量科学成果。它可以探索深空,真实地反映宇宙的一些信息。

2020年,第一次探索的第一步是“盘旋下降”

除了月球探测项目,中国的火星探测项目也在有序进行。那么,第一次火星探索将如何进行?据专家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定于2020年,这与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盘旋、坠落、返回”三步计划不同。火星探索计划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完成绕火星运行、在火星表面着陆和探测车巡逻三项主要任务。

第一步完成后,火星探测的第二步,即火星取样返回,将由火星探测器携带,将火星表面采集的样本返回地球。目前,第一步已经得到国家批准,第二步正在论证过程中。

计划在2030年或之后完成载人登月。

上述月球探测项目和火星探测都是在无人状态下进行的。那么,中国在载人登月和载人登陆火星任务上取得了什么进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立恒说,专家建议,在“三步探月”和“三步载人航天”之后,他们应该联合起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科学研究和发展基地,这样人们现在就可以在月球上锻炼和磨练自己的技能,然后才能进入深空。下一个目标是派人去火星。

与此同时,王院士还介绍说,中国也在进行直径近10米、总长近100米、运载能力100吨的重型火箭的研究,以发射更大的航天器进入太空。

专家表示,重型火箭现已达到深化关键技术示范的阶段。重型火箭将实现我们更大的月球探索计划,即载人登月,这将在2030年或更晚的时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