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沉重的研究论文。科学家发现,在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下,即使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仍然是0%。这项研究也把人类带到了消灭艾滋病的历史关头。

艾滋病是一种影响广泛的疾病,全世界约有4000万患者。这种疾病的历史并不长:直到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才报告了首例艾滋病。然而,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很快就发现了其背后的发病机制,并开发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药物。现在在药物的作用下,艾滋病不再等同于“死刑”,而是已经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在过去的30年里,人类是如何改变艾滋病治疗的?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抗击艾滋病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攻击病毒活性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毒载量。科学家在过去的研究中也观察到,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越低,就越不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然而,研究人员指出,过去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异性恋夫妇身上,而关于同性恋夫妇的数据仍然相当不足。为此,研究人员在14个欧洲国家招募了972对同性恋夫妇,其中一人是艾滋病毒阳性,并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控制疾病。另一个是艾滋病毒阴性。后来,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在有效随访期间,这些志愿者报告了76,088起未受保护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可以评估艾滋病病毒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下是否会继续传播。

各种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均为“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随着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出现,预计到2030年,每年新增艾滋病患者人数将控制在20万以内(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表明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男同性恋者中的艾滋病毒感染率为零!"该研究的通讯记者、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艾莉森·罗杰(Alison Rodger)表示:“这一强有力的信息有助于预防艾滋病毒感染,阻止艾滋病毒的传播,减轻许多艾滋病人面临的耻辱和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