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喜欢·226 浏览
选择填空

【资料】某校八年级一班学生王某,人称“女汉子”,性格粗野,学习不认真,纪律观念淡薄。 一次英语课上,她用橡皮泥“擀拉面”,任课教师赵老师多次用眼神暗示不能这样做,王某视而不见,反而行为更加肆无忌惮,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赵老师直接走到她的课桌旁边,制止王某的行为。赵老师刚转过身,王某轻声地辱骂老师。赵老师听到后,非常生气,但还是克制住了,当作什么也没有听见,回到讲台上继续上课。下课后赵老师将王某叫到办公室,问她:“你刚才上课时是不是骂了我?”王某不吭声,将头侧向一边,不予理睬。赵老师见王某态度如此傲慢,说:“既然如此,那就叫你家长过来。”王某得知家长要来,拔腿就跑,很快就冲出了校门……赵老师本想赶出校门将王某拉回学校,但是另一个班的学生正等着她上课,无奈之下,赵老师只好一方面联系住在学校附近的家长找人,另一方面,电话向校长汇报情况,请校长安排保卫处老师赶紧找人。 过了没多久,王某家长来到学校,赵老师将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坦诚地告诉了王某家长,并问其是否找到了王某,王某家长说:“她的性格我非常清楚,死不了,别担心。”到了晚上,家长打电话告诉赵老师,说王某还没回家,叫赵老师帮他一起找人。赵老师协同家长四处寻找,没有找到王某。 三天以后,王某仍然没有出现,家长扬言,如果赵老师不给他把孩子找回来,他就要报复赵老师,并到学校威胁说如果再过三天还是见不到他的女儿,他就要将赵老师告上法庭。面对各种压力,赵老师只得发动学生和她一起再次寻找王某……第四天,王某回到学校,像往常一样正常上课,有老师建议学校开除王某,王某家长说:“我女儿受义务教育法保护,谁敢开除?” 问题: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学校应给予纪律处分

B.王某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学校应给予劝其退学的处分

C.面对家长的威胁,赵老师应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D.在此事件中,学校没有协调处理,是一种不作为行为

E.王某之所以如此嚣张,是赵老师一步一步地纵容起来的

如果你是赵老师,你应该如何做?( )

A.王某严重干扰课堂秩序,应请出教室

B.课后应先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配合

C.王某跑出学校,应放下一切工作去寻找

D.要求学校采取措施,维护老师的合法权益

E.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选择离开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ACDB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选择填空

【资料】唐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一次批改学生听写作业后,发现学生掌握的不好,于是小学生复习后再次对相同内容进行听写,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听写的非常差,唐老师就让这部分学生在课间抄写听写内容30遍。

问题:唐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A.剥夺了学生的活动时间

B.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C.多次重复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D.容易造成学生过度疲劳,有害健康

E.充分利用了学生在校时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选择填空

【资料】小明的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他也跟随父母从农村转学到城市学校上学。小明在农村学校学习时,性格开朗,学习积极性高,各方而表现都很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小明转入城市学校后,感觉处处不适应,老师经常批评他,说他学习习惯不好,让他好好向其他同学学习。小明自己也时与同班学相比,认为同学们学习成绩好,很多人还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都比自己强。小明渐渐沉默起来,不和同学交往,学习一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难赶上其他同学,于是向父母提出要回农村读书,父母又与小明的看法相同,将小明又送回了农村学校。 问题: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父母应帮助小明适应环境

B.小明无法适应新环境,最好是回原学校

C.老师应针对小明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D.小明从农村学校转入城市学校,存在适应问题是正常的

E.老师的批评和与同学的反复对比,使小明产生了自卑心里

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应该怎样做?( )

A.经常与小明的父母沟通,家校共育

B.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小明的学习习惯

C.小明产生了心理障碍,建议家长带他看心理医生

D.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互助,让小明融入集体

E.利用小明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帮助他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ACDEABCDE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选择填空

【资料】“我有很多擅长的学科”、“别人都看不起我”,学生的这两种说法都属于自我认知的表达。

问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A.前者是自我认知的表达,后者是自我调节的表达

B.前者是自我认知的表达,后者是自我体验的表达

C.前者是对主体的我进行评价,后者是对客体的我进行评价

D.前后两种说法的形成分别受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E.前后两种说法的形成均受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CE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选择填空

因工作需要,某单位决定从本单位的3位女性(小王、小李、小孙)和5位男性(小张、小金、小吴、小余、小孟)中选出4人组建谈判小组参与一次重要谈判,选择条件如下: (1)小组成员既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 (2)小张与小王不能都入选; (3)小李与小孙不能都入选; (4)如果选小金,则不选小吴。

如果小张一定要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选小吴,则选小余

B.如果选小金,则选小孟

C.要么选小余,要么选小孟

D.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

如果小王和小吴都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

B.或者选小李,或者选小孙

C.如果选小李,那么选小张

D.如果选小孙,那么选小金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DA

答案解析

问题 1 答案解析:D由“小张一定要人选”和(2)可以推出,小王不人选;再要由(1)可知,小李和小孙至少人选一个。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有且只有一人人选,即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故答案选D。问题 2 答案解析:A由“小王人选”和(2)可知,小张不入选;由“小吴入选”和(4)可知,小金不入选:又人选的一共4人,则剩下的两人在小李、小孙、小余和小孟中选,再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最多选一人,因此可以推出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故答案选A。
选择填空

因工作需要,某单位决定从本单位的3位女性(小王、小李、小孙)和15位男性(小张、小金、小吴、小余、小孟)中选出4人组建谈判小组参与一次重要谈判,选择条件如下:

(1)小组成员既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

(2)小张与小王不能都入选;

(3)小李与小孙不能都入选:

(4)如果选小金,则不选小吴。

如果小张一定要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选小吴,则选小余

B.如果选小金,则选小孟

C.要么选小余,要么选小孟

D.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

如果小王和小吴都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

B.或者选小李,或者选小孙

C.如要选小李,那么选小张

D.如果选小孙,那么选小金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DA

答案解析

问题 1 答案解析:D由“小张一定要人选”和(2)可以推出,小王不入选;再要由(1)可知,小李和小孙至少人选一个,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有且只有一人人选,即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故答案选D。问题 2 答案解析:A由“小王人选”和(2)可知,小张不入选;由“小吴人选”和(4)可知,小金不入选;又人选的一共4人,则剩下的两人在小李、小孙、小余和小孟中选,再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最多选一人,因此可以推出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故答案选A。
选择填空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80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人均总收人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加532元,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增长12.9%。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1897元,增加173元,增长10.0%。人均牧业纯收入463元,牧业收入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连续下降后,增速大幅度回升至30.1%。这主要是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长16.7%。其中,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193元,增加11元,增长5.8%;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509元,增加90元,增长21.4%。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增加26元。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长24.4%。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分别用R

A、RB、RC和RD表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RB>RC>RA>RD

B.RA<RC<RD<RB

C.RA>RB>RC>RD

D.RA<RB<RC<RD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A.5.20%

B.5.22%

C.5.70%

D.5.26%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问题 1 答案解析:A由资料第3句“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可知,四者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人均经营净收入,即RB,最小的是人均转移性收入,即RD。故本题应选A。问题 2 答案解析:C由资料第1段前2句“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可知,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
选择填空

因工作需要,某单位决定从本单位的3位女性(小王、小李、小孙)和15位男性(小张、小金、小吴、小余、小孟)中选出4人组建谈判小组参与一次重要谈判,选择条件如下:

(1)小组成员既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

(2)小张与小王不能都入选;

(3)小李与小孙不能都入选:

(4)如果选小金,则不选小吴。

如果小张一定要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选小吴,则选小余

B.如果选小金,则选小孟

C.要么选小余,要么选小孟

D.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

如果小王和小吴都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

B.或者选小李,或者选小孙

C.如要选小李,那么选小张

D.如果选小孙,那么选小金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DA

答案解析

问题 1 答案解析:D由“小张一定要人选”和(2)可以推出,小王不入选;再要由(1)可知,小李和小孙至少人选一个,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有且只有一人人选,即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故答案选D。问题 2 答案解析:A由“小王人选”和(2)可知,小张不入选;由“小吴人选”和(4)可知,小金不入选;又人选的一共4人,则剩下的两人在小李、小孙、小余和小孟中选,再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最多选一人,因此可以推出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故答案选A。
选择填空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80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人均总收人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加532元,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增长12.9%。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1897元,增加173元,增长10.0%。人均牧业纯收入463元,牧业收入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连续下降后,增速大幅度回升至30.1%。这主要是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长16.7%。其中,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193元,增加11元,增长5.8%;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509元,增加90元,增长21.4%。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增加26元。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长24.4%。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分别用R

A、RB、RC和RD表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RB>RC>RA>RD

B.RARCRDRB

C.RA>RB>RC>RD

D.RARBRCRD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A.5.20%

B.5.22%

C.5.70%

D.5.26%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问题 1 答案解析:A由资料第3句“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可知,四者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人均经营净收入,即RB,最小的是人均转移性收入,即RD。故本题应选A。问题 2 答案解析:C由资料第1段前2句“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可知,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
选择填空

因工作需要,某单位决定从本单位的3位女性(小王、小李、小孙)和5位男性(小张、小金、小吴、小余、小孟)中选出4人组建谈判小组参与一次重要谈判,选择条件如下: (1)小组成员既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 (2)小张与小王不能都入选; (3)小李与小孙不能都入选; (4)如果选小金,则不选小吴。

如果小张一定要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选小吴,则选小余

B.如果选小金,则选小孟

C.要么选小余,要么选小孟

D.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

如果小王和小吴都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

B.或者选小李,或者选小孙

C.如果选小李,那么选小张

D.如果选小孙,那么选小金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DA

答案解析

问题 1 答案解析:D由“小张一定要人选”和(2)可以推出,小王不人选;再要由(1)可知,小李和小孙至少人选一个。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有且只有一人人选,即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故答案选D。问题 2 答案解析:A由“小王人选”和(2)可知,小张不入选;由“小吴入选”和(4)可知,小金不入选:又人选的一共4人,则剩下的两人在小李、小孙、小余和小孟中选,再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最多选一人,因此可以推出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故答案选A。
选择填空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各题。 生存的秘密 最近翻看一本新出的书,专门讲性格和命运的关系,倒是把历史上成功人物的好性格一一罗列了出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性格。在作者看来,刘邦的性格就像太极拳的招数,刚柔相济,阴阳变幻,说有都有,说无都无。这种性格让刘邦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彰显某一方面的统帅面孔,使自己经常处于有利的地位。有时礼贤下士到唯唯诺诺,(1);有时儒雅到彻夜倾谈安邦治国大计,(2)。我想,这大约就算是达到“大道无形”的境界了吧。 那是讲大人物的,一般草民学不像,学了也大体没用,搞不好,还被人认为疯疯癫癫的不正常。那么,对我们凡夫俗子,如何培养有益于安身立命的好性格呢? 我把话题先扯开一会儿。宗教不管搞得如何高妙,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它较多地反映出民族的精神取向。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后来,佛教由印度东传,到隋唐之际,已经把道教冲得七零八落…… 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一般研究者,主要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方面进行解释。我不反对这种分析。我还想指出另外一个原因。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核心思想,与中华民族宽容平和的精神追求合拍,与俗世儒学的仁爱中庸也是互补的关系。至于道教,则相对勇猛威武了些(顺便说一句,道教的思想与老庄之学基本不相干)。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很明白其中的区别。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被擒拿归案,代表道教权威的太上老君是将它放进八卦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非要毁尸灭迹不成;代表佛教的西方如来则是轻轻一翻巴掌,将猴哥压在五行山下,让他反省了五百年,在派个唐僧去超度他。金庸他们写武侠小说,也注意到其解的微妙区别,少林的人大体比较忠厚老实,武当里面则常常出现像靠武力独步天下的悲剧人物。至于武当的张三丰,当然也是宽厚长者的代表,但他从小与少林关系密切,有佛家根底,自然不足为奇。 我兜了个大圈子,回到本题上,对一般人而言,宽容随和的性格,是比较有益于在人世间逍遥的。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如果对自己的爱人宽容些,就不会有来不及解释的天大误会,那场赢得千百万男女眼泪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麦克白的问题是野心勃勃,但按现代心理学的分析,在他成长过程中,在他少年时代,肯定有心理毛病,那症状必然是偏狭偏激,容不得旁人比他强,要把世界上好事独占了。 写到此处,我相信,有的读者在明白了我的立场后,要笑我迂腐了。眼下是市场经济,到处都是欺诈争斗,拼得像乌眼鸡似的,谁对谁宽容啊?我承认此话千真万确。不过,不妨去看看成功者的资料,特别是那些并非过眼云烟的成功者,政界、商界、文艺界、科技界,大大小小的成功人士,毕竟多数具备宽容大度的气质。反之,即使一代英才如东吴周郎,亏就亏在气量狭小,害的自己早早吐血而亡。 宽容,首先不是对他人方便,给别人好处,(3)。这个道理想通了,才宽容得起来。有人捐钱帮助穷人,旁人夸他乐善好施,他说是自己快乐,换得心如明镜清水。两者是一样的道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生离死别,本来苦恼烦恼就多,若能求得在家里和社会上都快快乐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么? 在作者看来,“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原因何在?

根据语境,把括号内省去的句子补出来。 (1) (2) (3)

通读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生存的秘密”的具体内容。

下面是对全文的解说,选出不恰当的两项。

A.从“最有意思”、“算是达到了‘大道无形’的境界”等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刘邦是很欣赏的。

B.作者在探讨生存的秘密时,将话题扯到宗教上,而且充分地展开。在肯定了佛教的同时也否定了道教。

C.我们知道,著名学者房龙在上个世纪初就高扬“宽容”的大旗。但是,时过境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还竭力提倡宽容,就连作者也觉得是不合时宜的做法。

D.奥赛罗的悲剧发源于它的多义和嫉妒,麦克白的毁灭则是他沉醉于贪欲和野心的结果。莎士比亚以如椽之品,对我们寻求生存的秘密是很有益处的。 E.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尽在视野之中,通篇充满辩证的哲学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作者认为少林的人比起武当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题目答案

BC

答案解析

问题 1 答案解析:一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二是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核心思想,与中华民族宽容平和的精神追求合拍,与俗世儒学的仁爱中庸也是互补的关系,而道教,则相对勇猛威武了些。问题 2 答案解析:(1)有时威加四海到目空一切。(2)有时流氓到扬言可与项羽分食其父的人肉羹。(3)而是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问题 3 答案解析:生活在现实社会,你必须处理好社会关系,否则就有生存危机,而宽容就是处理好社会关系的法宝;追求和睦互利的生存状态,我们将会生活得更好。问题 4 答案解析:BC问题 5 答案解析: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