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喜欢·345 浏览
解答题

某县统计局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某企业报送的劳动工资报表少报了20万元劳动工资,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员张某给予了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请问:

(1)该企业的行为属于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2)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3)若你认为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不正确,那么正确的处罚应该怎样?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答:(1)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实多报少”。该企业低于实际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符合瞒报统计资料“实多报少”的特征属于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2)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处罚不正确。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对有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行为的企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但对于有直接责任的统计员则不能给予行政处罚。也就是说企业是统计行政处罚中被处罚的主体而统计员不是。因此张某不是合法的被处罚的主体。张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解答题

简答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答: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它具有如下特征:(1)统计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是具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就是说统计法律责任与统计违法行为有不可分的联系统计违法行为是承担统计法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某种统计违法行为存在才能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如果行为人未实施统计违法行为则不能追究其统计法律责任。(2)统计法律责任的内容是由统计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即法律责任的大小、范围、种类、追诉期限、性质等都是由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的对什么样的统计违法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统计调查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答: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调查取得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的开端和基础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将直接影响以后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因此统计调查担负着提供基础性资料的任务只有搞好统计调查才能提高统计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服好务。答: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调查取得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的开端和基础,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将直接影响以后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因此,统计调查担负着提供基础性资料的任务,只有搞好统计调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人为9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30亿元;

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32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40亿元,生产税收入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30亿元。

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计算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解:(1)生产法地区GDP=80+100+60+40+50+60+f35+100 x5%)=430(亿元)(2)收入法地区GDP=320+40+(100—60)+30=430(亿元)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某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完成了四批货物运转:第一批450吨,运距400公里;第二批500吨,运距300公里;第三批350吨,运距520公里;第四批90吨,运距450公里。

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完成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解:(1)货运量=450+500+350+90=1390(吨)(2)货物周转量=450×400+500×300+350×520十90 x450=552500(吨公里)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某地区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990元,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1744元.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

计算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和平均实际工资指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解:(1)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1744÷103 5%≈30670.53(元)(2)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100%=31744÷28990×100%÷103 5%x100%≈105.80%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托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3)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统计违法案件立案的条件。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有明确的行为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2)经初步审查,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情节较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3)按照职责与分工规定,属于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管辖范围内的。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某县统计局在统计执法枪A巾发现某企业报送的劳动工资报表少报了20万元劳动工资,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员张某给予了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请问:

(1)该企业的行为属于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2)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3)若你认为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不正确,那么正确的处罚应该怎样?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该企业的行为属于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是低于实际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符合瞒报统计资料“实多报少”的特征。(2)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处罚不正确。因为张某不是合法的被处罚主体。张某是代表该企业上报统计资料的,其行为应当被视为该企业的行为。(3)正确的处罚应当是对该企业给予警告、罚款。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某地级市一家企业涉嫌虚报产值,被市统计局于以行政处罚。该企业对市统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请回答:

(1)该企业可以通过何种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简要分析可供该企业选择的具体维权途径。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该企业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该企业可以向本省统计局或本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企业也可以不经行政复议,直接向(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诉讼裁决仍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统计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答: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3)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4)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答: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