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喜欢·97 浏览
解答题

甲物资材料供应公司与乙商贸公司于2002年6月1日签订了一份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某种材料1000公斤,价值20万元。2002年6月10日前,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定金6万元,6月is日前,甲公司向乙公司指定的送货人丙运输公司交货,丙公司负责将该批材料送到乙公司指定的地点。2002年6月13日,甲公司准备将该批材料交与丙公司发运时,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材料因故改由丁运输公司负责发运。但要等乙公司与丁公司签完合同后,再具体商定发货日期,甲公司对此未提出异议。后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合同,在签订合同时,丁公司未作任何提示。2002年6月20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将材料交与丁公司运送,但由于甲公司6月18日发生火灾,致使该批材料损毁30%。乙公司同意将未受损部分运走,受损部分则由甲公司自己处理而甲公司认为,该批材料发生毁损是在乙公司发生违约后,责任在乙公司。双方僵持不下,遂诉至法院。丁公司将该批材料运送到其所在城市的码头后,遂卸货走人。乙公司的押车人员认为丁公司应将该批材料运到乙公司指定的地点方可走人。丁公司坚持认为,该城市的码头是其固定卸货地点,公司对此有明确规定。除非乙分司另支付费用方可送到指定地点。双方因此也产生纠纷。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例中共涉及几个合同关系,分别是什么合同?

(2)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合同是否发生变更?受损的30%部分应由谁承担?并说明理由。

(3)乙公司与丁运输公司的纠纷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4)本例中的定金担保是否合法?为什么?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本例中共涉及两个合同关系。一个是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的买卖合同关系。一个是乙公司与丁公司之间的货运合同关系。(2)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合同未发生变更。因为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本饲中,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变更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交货的时间。乙公司在通知甲公司时尚未确定,因此属变更内容不明确,推定为合同未变更。受损的30%部分应由乙公司承担。因为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日期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解答题

某公司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 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200元/千克,年度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20元。

要求:

(1)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计算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

(3)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

(4)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2×36000×20)/16]1/2=300(千克) (2)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 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2×36000×20×16)1/2=4800(元) (3)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 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300×200÷2=30000(元) (4)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36000÷300=120(次)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根据有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组织形式、投资回收、收益分配方面各有哪些区别?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组织形式方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视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而定,具有法人资格的,其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合作各方的关系是一种合伙关系。(2)投资回收方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国合营者在合营期内不得先行回收投资,只能在企业解散清算后才能回收投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中外合作者如果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期限届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国合作者所有的,其外国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可以先行回收投资。(3)收益分配方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收益按照中外合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企业存在的战略层次?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一般说来,一个企业的战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公司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它从公司全局出发知道目标及经营范围领域,确定业务从而在各个事业部之间进行资源分配;经营战略也叫竞争战略,处于战略结构的第二层次,它所涉及的决策问题是在选定的业务范围内或选定的市场-产品区域内决定怎样获得竞争优势;职能战略是在职能部门中,如市场、生产、研发、财务、人力资源等,由职能管理人员制定的短期目标和规划,其目的是实现公司战略和事业部的战略计划。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X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2004年5月发生如下购销业务:

(1)采购生产原料聚乙烯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50万元;

(2)采购生产用燃料煤炭,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93.75万元;

(3)购买钢材用于基建工程、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7.5万元;

(4)支付运输单位运费,取得的发票上注明运费为22.50万元、保险费为2.5万元;

(5)销售农膜一批,开出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25万元;

(6)销售塑料制品,开出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87.50万元。

要求:计算X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销项税额=225×13%+287.5×17%=29.25+48.88=78.13(万元)(2)进项税额=150×17%+93.75×13%+22.5×7%=25.50+12.19+1.58=39.27(万元)(3)当期应纳税额=78.13-39.27=38.86(万元)(1)销项税额=225×13%+287.5×17%=29.25+48.88=78.13(万元)(2)进项税额=150×17%+93.75×13%+22.5×7%=25.50+12.19+1.58=39.27(万元)(3)当期应纳税额=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2012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80万元,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80万元,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1)A产品库存300台,单位成本为15万元,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8万元,预计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平均每台1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2)B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5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某企业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13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4.8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平均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平均每台0.4万元。

(3)C产品库存1000台,单位成本为2.55万元,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预计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平均每台0.3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此外2012年销售C产品结转期初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30万元。

(4)D原材料400千克,单位成本为2.25万元,D原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千克1.2万元。现有D原材料拟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预计加工成C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38万元。

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要求:

(1)分别计算甲公司A产品、B产品、C产品和D原材料2012年12月31 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以及A产品、B产品、C产品和D原材料2012年12月31 日的账面价值。

(2)编制2012年12月31日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会计分录。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①A产品:可变现净值=300×(18-1)=5100(万元)成本=300×15=4500(万元)则A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2年12月31日A产品账面价值=4500(万元)②B产品:签订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300×(4.8-0.3)=1350(万元)成本=300×4.5=1350(万元)则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签订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820=80(万元)2012年1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假设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7.5,美元的一年期远期汇率合约的汇率为7.4。在货币市场上的一年期贷款利率,美元为6%,人民币为4%;甲投资者可获得的贷款额度为10万美元(或相当金额人民币贷款),该款项全部用于套利。

要求:

(1)如果现在借入人民币75万元,期限为一年,计算一年后需要偿还的本息和;

(2)如果把上述75万元人民币兑换为10万美元并贷出,计算一年后可收回的本息和,以及按照7.4的汇率卖出之后可获得的人民币;

(3)计算套利获得的利润;

(4)说明本题套利的过程。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一年后需要偿还人民币借款的本息=75 ×(1+4%)=78(万元)(2)贷出10万美元,一年后可收回本息=10 ×(1十6%)=10.6(万美元)。卖出之后可得人民币10.6 ×7.4=78.44(万元)(3)套利获得的利润=78.44.-8=0.44(万元)(4)先按照4%的贷款利率借入人民币75万元,按照7.5的汇率兑换成10万美元,同时签订一年期的卖出美元的合同;然后,将获得的10万美元贷出,一年后收回本息10.6万美元,出售美元获得人民币78.44万元人民币;最后用该78.44万元人民币偿还人民币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甲产品,该产品只消耗一种直接材料A。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07年该公司计划生产1 000件甲产品,每件标准成本100元,共中A材料的价格标准为20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0.4千克/件,即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80元/件。2007年度甲产品的实际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1 200件,期初期末库存量均为零;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46元/千克;直接材料成本为120 000元。

资料二:该公司2007年度相关的财务数据如下:

项目 金额(元) 营业收入 486 000 营业成本 144 000 其中: 固定制造费用 8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全部为变动成本) 93 600 销售费用 50 000 其中:固定成本 40 000 管理费用 54 000 其中:固定成本 50 000 财务费用 10 000 其中:利息费用 10 000 所得税费用 40 320 平均总资产 607 500 平均净资产 670 400 经营现金净流量 364 500假设公司没有其他导致利润变化的项目,当年利息费用均已支付,且没有发生资本化利息。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下列指标:

①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②直接材料用量差异;③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根据资料二计算下列指标:

①固定成本总额;②息税前利润;③营业利润;④净利润。

(3)计算下列指标:

①成本费用利润率;②已获利息倍数;③资产现金回收率;④盈余现金保障倍数;⑤总资产周转率;⑥净资产收益率;⑦营业净利率;⑧权益乘数;⑨经营杠杆系数;⑩财务杠杆系数。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①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120 000-1 200×80=24 000(元)②直接材料用量差异=(120 000/246-1 200×0.4)×200=1 561(元)③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46-200)×120 000/246=22 439(元)。(2)④固定成本总额=8 000+40 000+50 000=98 000(元);②息税前利润=486 000-144 000-93 600-50 000-54 000=144 400(元)③由于公司没有其他导致利润变化的项目,则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息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中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所有劳务均属于工业性劳务。销售实现时结转销售成本。中江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2007年12月,中江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料如下:(1)12月1日,对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A公司,A公司已承诺付款。为及时收回货款,给予A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如下: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12月18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扣除所享受现金折扣金额后的款项,并存入银行。

(2)12月2日,收到B公司来函,要求对当年11月8日所购商品在价格上给予lO%的折让(中江公司在该批商品售出时,已确认销售收入400万元,并收到款项)。经查核,该批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中江公司同意了B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当日,收到B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支付折让款项。

(3)12月2日,与C公司签订协议,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为200万元(有确凿证据表明,该价格公允),增值税额为34万元;该协议规定,中江公司应在2008年5月1日将该批商品购回,回购价为22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并假定该回购价与购回日该商品的市场公允价值相符)。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到。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60万元。

(4)12月10日,与E公司签订一项设备维修合同。该合同规定,该设备维修总价款为5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于维修任务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一次结清。12月31日,该设备维修任务完成并经E公司验收合格。中江公司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为26万元(均为修理人员工资)。12月31日,鉴于E公司发生重大财务困难,中江公司预计很可能收到的维修款为23.4万元(含增值税额)。

(5)12月20日,与F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代销商品一批。根据代销协议,F公司按代销商品不含税实际售价的10%收取手续费。该批商品的协议价为3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实际成本为240万元。商品已运往F公司。12月31日,中江公司收到F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列明已售出该批商品的40%,款项尚未收到。

(6)l2月15日,企业销售材料一批,价款为80万元,该材料发出成本为65万元。当日收取面值为93.6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7)12月22日,收到甲公司本年度使用本公司专有技术使用费60万元,营业税税率5%。

(8)12月31日,G公司向中江公司订购一商品。按合同规定,商品总价款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自合同签订日起3个月内交货。合同签订日,收到G公司预付的款项60万元,并存入银行。商品制造工作尚未开始。

(9)12月31日,与H公司签订协议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到。该协议规定,该批商品销售价格的20%属于商品售出后2年内提供修理服务的服务费。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20万元。

(10)12月31日,收到A公司退回的当月1日所购全部商品。经查核,该批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中江公司同意了A公司的退货要求。当日,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支付退货款项。

要求:编制中江公司12月份发生的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答案以万元为单位)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①借:应收账款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借:主营业务成本150  贷:库存商品150借:银行存款232  财务费用2  贷:应收账款234②借:营业务收入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   贷:银行存款46.8③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借:主营业务成本160  贷:库存商品160在2008年5月1日购回时: 借:库存商品220  应交税费——应交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白酒和果酒。2009年8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购进业务:从国内购进生产用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由于运输途中保管不善,原材料丢失3%;从农民手中购进葡萄作为生产果酒的原材料,取得收购发票,注明价款10万元;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劳保用品,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万元、增值税0.06万元。

(2)材料领用情况:企业在建工程领用以前月份购进的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材料,成本5万元。该材料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3)销售业务: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白酒,合同规定,不含税销售额共计200万元,本月应收回60%货款,其余货款于9月10日前收回,本月实际收回货款50万元。销售白酒时支付销货运费3万元、装卸费0.2万元,取得货运普通发票。销售果酒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万元,另收取优质费3.51万元。

假定本月取得的相关票据符合税法规定并在本月认证抵扣。

该企业财务人员在申报增值税时计算过程如下: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13.6+10×13%+0.06=14.96万元

销项税额=(200+15)×17%=36.55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36.55-14.96=21.59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和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分析指出该企业财务人员申报增值税时存在哪些问题,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该企业财务人员申报增值税时存在下列问题: (1)运输途中因保管不善丢失的3%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根据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在建工程领用以前月份购进的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材料进项税额未转出。根据规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3)销货支付的运费未计算进项税额抵扣。根据规定,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请问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是什么?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主要区别如下:(1)审查范围不同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复议机关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还要审查其是否适当。行政诉讼是不告不理,行政复议则是有错必纠,这就意味着行政复议的范围不局限于申请人的申请.并且审查范围要大于行政诉讼。(2)受案范围不同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件;而复议机关受理的案件,则既有行政违法案件,也有行政不当案件。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