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喜欢·403 浏览
单选题

对比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代表性,则正确的选项有( )。

A
甲大乙小
B
乙大甲小
C
无法判断
D
代表性相同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

科技活动包括( )。

A
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相关的科技服务
B
研究与实验发展、生产、销售
C
相关的科技服务、生产、销售
D
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销售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知识点从2008年开始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已不再涉及。
单选题

依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于( )处罚的案件应该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
警告
B
罚款处理
C
超过一定数额的罚款
D
通报批评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启动统计执法中的听证程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对单位罚款超过了一定数额;②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单选题

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值
D
指标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题中某职工是一个总体单位,则月工资是一个标志,工资为1800元表示工资的数量特征,故工资是数量标志。
单选题

调查单位和调查对象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

A
每一工业企业中的每个职工
B
每一工业企业中的厂长
C
每一工业企业中的每个车间
D
每一工业企业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题中全部工业企业是一个总体,每一工业企业是组成总体的一个个体,即是调查单位。
单选题

该企业 12 月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是( )。

A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 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12 月期初人数
B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 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12 月期末人数
C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 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12 月平均人数
D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 12 月工资总额÷从业人员12 月期中人数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所采用的抽样方式属于(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随机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整群随机抽样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某企业 2013 年 12 月 1 日有从业人员 120 人, 15 日新进大学毕业生15人,20 日接收 8 名在校大学生来本单位实习,23 日有 4 人办理离职手续。本月为企业员工发放基本工资 22 万元,绩效工资 33 . 6 万元,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14 万元,同时补发 2013 年 11 月工资 2 . 4 万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 2013 年年末从业人员人数为( )。

A
131 人
B
135 人
C
139 人
D
143 人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统计行政复议的关键阶段是( )。

A
受理
B
审查
C
决定
D
执行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统计行政复议的审查是指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对该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争论的焦点等进行审查的过程。这是统计行政复议的关键阶段。
单选题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A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
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①综合指数,综合指数是指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②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是指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核算的指数。
单选题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 )。

A
销售利润
B
销售费用
C
销售额
D
销售成本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增值税是指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基本税率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