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喜欢·100 浏览
多选题

(多选)医生在给病人注射前,往往要用蘸有酒精的棉球在皮肤的相应部位进行擦抹,擦抹后患者往往感到相应部位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下面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可用于消毒杀菌
B
酒精可用于给高烧病人进行体外物理降温
C
棉球上所蘸的是纯酒精
D
可用碘酒代替此种酒精用于此类操作

题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分析:

A、乙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B、酒精具有挥发性,据此解答即可;

C、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

D、碘酒能用于杀菌消毒,碘易于刺激皮肤灼伤.

解答:

解:A、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常用于病人的注射消毒,故A正确;

B、酒精具有挥发性,能用于人工降温,故B正确;

C、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不是纯酒精,故C错误;

D、碘酒可用于伤口的消毒,碘易于刺激皮肤灼伤,所以不宜用碘酒代替此种酒精用于此类操作,故D错误;

故选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酒精的物理性质以及生活中的常见应用,掌握乙醇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举一反三
多选题

(多选)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

B

钠块熔成小球

C

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

D

钠块表面有气泡生成

题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析:

注意比较乙醇和水的性质不同,乙醇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金属钠沉在乙醇底部,比在水中反应安静,并不剧烈,钠粒逐渐变小,缓缓产生气泡.

解答:

解: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故A正确;B、钠和乙醇的反应不如钠和水的反应剧烈,产生热量不多,钠粒逐渐变小,不会将金属钠熔成小球,故B错误;C、钠和乙醇的反应比在水中反应缓慢,并不剧烈,缓缓产生气泡,钠不会在乙醇液面上游动,故C错误;D、钠块可以和乙醇反应生成氢气,即钠块表面有气泡生成,故D正确.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乙醇的性质,与水比较,乙醇中羟基的O-H键更难以断裂,导致二者性质不同,本题难度不大.

多选题

(多选)乙醇在铜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时在何处断键(  )

A
B
C
D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乙醇在催化氧化时,-CH$_2$OH结构被氧化为-CHO结构,根据官能团的变化判断断裂的化学键.

解答:

解:乙醇在Ag催化下与O$_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2CH$_3$CH$_2$OH+O$_2$ $\xrightarrow[{"type":"string","value":"铜"}]{△}$2CH$_3$CHO+2H$_2$O,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②和④,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乙醇的性质,难度不大,了解反应的机理是解题的关键.

多选题

(多选)关于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与乙醇反应
B
能溶解鸡蛋壳
C
食醋中含有乙酸
D
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题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分析:

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溶于水的液体,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_3$COOH,为一元弱酸,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具有酸性,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和乙醇加热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

B.乙酸为弱酸,但比碳酸强,鸡蛋壳中含碳酸钙,故乙酸能溶解鸡蛋壳,故B正确;

C.食醋中含2%-5%的乙酸,故C正确;

D.乙酸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乙酸的性质的考查,注意把握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多选题

(多选)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A
B
Al$_2$O$_3$
C
氨基酸
D
NaHCO$_3$

题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铝、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酸式盐、弱酸的铵盐、氨基酸等.

解答:

解:A.Cu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故A不符合;

B.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B符合;

C.氨基酸属于两性物质,含有羧基与氨基,能与氢氧化钠、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故C符合;

D.碳酸氢钠属于弱酸的酸式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D符合;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知识归纳,注意归纳总结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多选题

(多选)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的过程
B
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
C
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

B.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C.天然气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D.石油经过分馏可获得汽油、航空煤油等各种沸点不同的物质,但是不能获得乙酸和苯.

解答:

解: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A说法正确.

B.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B说法错误.

C.天然气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C说法正确.

D.石油经过分馏可获得汽油、航空煤油等各种沸点不同的物质,但是不能获得乙酸和苯,D说法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难度不大.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冰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

B

酒精可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

C

木炭需加热到一定温度才燃烧,故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

D

用氢氧焰可焊接金属,主要是利用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放出大量的热

题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分析:

A.根据干冰汽化的过程考虑;B.根据燃料的特点考虑;C.根据木炭燃烧的放热情况考虑;D.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放出大量的热.

解答:

解:A.干冰汽化是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燃料必须具有可燃性,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燃料燃烧都放出热量,故B正确;C.木炭需加热到一定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时才燃烧,木炭燃烧时放出热量,故C错误;D.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放出大量的热,用氢氧焰可焊接金属,故D正确.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吸热和放热反应,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知道酒精燃烧、木炭燃烧都属于放热反应.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D
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

题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分析: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C、燃料充分燃烧,需要满足适量的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一定的燃烧温度、燃料与空气充分接触才可以;

D、化学反应的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有的吸热,有的放热.

解答:

解: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料充分燃烧,满足适量的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一定的燃烧温度、燃料与空气充分接触,故C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的吸热,有的放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点评:

考查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及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难度较小,注意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多选题

(多选)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H数值偏小的是(  )

A
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B
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C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
D
用1gNaOH固体代替50mL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

题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的关键是保温,如果装置有能量散失,则会导致结果偏低,

A.根据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B.根据金属的导热性很好,会导致热量的散失;

C.根据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都是稀的强酸,对实验无影响;

D.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

解答:

解:A.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使测得的△H数值偏小,故A正确;

B.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金属的导热性很好,会导致热量的散失,使测得的△H数值偏小,故B正确;

C.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都是稀的强酸,对实验无影响,使测得的△H数值不变,故C错误;

D.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使测得的△H数值偏大,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多选题

(多选)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_2$H$_2$)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C$_2$H$_2$(g)+5O$_2$(g)═4CO$_2$(g)+2H$_2$O(l)△H=-4b kJ/mol
B
C$_2$H$_2$(g)+$\frac {5}{2}$O$_2$(g)═2CO$_2$(g)+H$_2$O(l)△H=+2b kJ/mol
C
C$_2$H$_2$(g)+$\frac {5}{2}$O$_2$(g)═2CO$_2$(g)+H$_2$O(l)△H=-2b kJ/mol
D
2C$_2$H$_2$(g)+5O$_2$(g)═4CO$_2$(g)+2H$_2$O(l)△H=+b kJ/mol

题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分析:

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根据题意知: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A.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故A正确;

B.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H=+2b kJ/mol表示吸收热量,故B错误;

C.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故C正确;

D.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_2$H$_2$(g)+5O$_2$(g)═4CO$_2$(g)+2H$_2$O(l);△H=-4bkJ/mol,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反应热的符号、数值、单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多选题

(多选)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_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_(aq)+OH_(aq)═H$_2$O(l)△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碳的燃烧热小于110.5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题目答案

CD

答案解析

分析:

A、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继续放出热量;

B、反应热包含符号,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_;

C、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分析;

D、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

解答:

解:A、由反应①可知,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继续放出热量,故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所以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故A错误;

B、反应热包含符号,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_,故B错误;

C、中和热是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H=-57.3 kJ/mol,所以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故C错误;

D、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反应热、中和热的理解及有关计算等,难度不大,注意稀的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H=-57.3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