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喜欢·421 浏览
单选题

舌杆应离开龈缘,并且要有一定的宽度。采用舌杆时口底要有足够的深度,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的距离要大于

A
4mm
B
5mm
C
8mm
D
10mm
E
20mm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

处理深龋前,最重要的是

A
问清患者的主诉
B
判断牙髓的情况
C
探查腐质软硬度
D
查清龋洞的深度
E
进行X线片检查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患者,女,23岁。左下8水平阻生,拟行拔除术,口内法行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长神经阻滞麻醉后5分钟,患者出现左侧面瘫症状,这是由于

A
癔症
B
局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了面神经
C
麻醉过程中损伤了下牙槽神经
D
局麻药注入颊肌内
E
肾上腺素反应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口服吸收好、毒性小,对金葡菌(包括耐青霉素者、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大多数厌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菌大多无效

A
青霉素
B
克林霉素
C
制霉菌素
D
阿昔洛韦
E
酞丁安软膏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关于牙周膜,错误的叙述是

A
牙周膜的厚度为0.15~0.38mm
B
在根中1/3处最厚
C
纤维丰富,常排列成纤维束
D
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
E
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属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属真菌作用显著。内服不易吸收,静注或肌注毒性大,不用作全身真菌感染治疗

A
青霉素
B
克林霉素
C
制霉菌素
D
阿昔洛韦
E
酞丁安软膏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患儿,女,4岁。家长发现其上前牙"发黑",要求治疗,检查左上1与右上1近中邻面浅龋。治疗上一般采用

A
药物治疗
B
充填治疗
C
修复治疗
D
根管治疗
E
观察随诊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患儿,男性,7岁,需拔除Ⅱ度松动的左下第一乳切牙,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是

A
阻滞麻醉
B
浸润麻醉
C
表面麻醉
D
冷冻麻醉
E
针刺穴位麻醉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