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喜欢·41 浏览
单选题

如图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大坝的高度
B
水库中水的体积
C
水库中水的质量
D
水库中水的深度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就能找出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答:

解: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灵活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
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
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进行判断,要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根据p=ρ_液gh,可以减小深度或减小液体的密度.

解答:

A、将探头放在食盐水中的同样深度处,液体的密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错误;

B、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18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错误;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错误;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通过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是转换法的运用.要想顺利解答此题,必须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才行,这也是我们应重点把握的知识点.

单选题

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解答:

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所以选项A、C、D的图形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液体的深度是液体中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且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单选题

利用废弃饮料瓶可以研究液体压强的一些特点.小刚在饮料瓶周边不同高度,打了几个对称且相同的小孔,当瓶里装满着色的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表明在液体内部(  )

A
只在水平方向有压强
B
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同一深度朝不同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D
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答:

由实验现象知,同一深度水喷射的距离相等,说明同一深度朝不同方向压强大小相等,C正确;

越向下,水喷射的距离越远,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错误;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A错误;

实验中用的是同一液体,所以不能确定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要掌握液体的压强特点,注意实验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得出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单选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完成本题:如图甲所示,两端开口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



(1)将玻璃管竖直缓慢的插入水中(图乙),橡皮膜距水面越深,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说明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_ _};

(2)当橡皮膜距水面深度为h时,固定竖直插入的玻璃管,然后缓慢地向管内注入水(图丙),当管内水柱深度小于h时,橡皮膜总是向上凸起,说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F_杯{_ _}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_管.

A
大;大于
B
小;小于
C
大;小于
D
小;大于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1)液体压强特点: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③有问题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橡皮膜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强相等时,橡皮膜变平,向上凸起说明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凸起幅度越大,则压强差越大.

解答:

解:(1)橡皮膜距水面越深,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说明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2)橡皮膜总是向上凸起,说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F_杯大于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_管.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压力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性题.

单选题

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A
水的深度
B
水的体积
C
水的质量
D
水的密度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

掌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验情景结合影响压强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由于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

故选A.

点评:

此题通过对实验情景的分析考查了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注意分析的方法,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单选题

如图所示,工程师把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式,是为防止巨大的液体压强压毁坝底.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坝的宽度
B
水的体积
C
水的深度
D
坝的高度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密度一定,越深压强越大;深度一定,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分析答题.

解答:

河水内部存在压强,河水对拦河坝有压强,河水密度一定,河水越深对大坝的压强越大.所以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与坝的宽度、水的体积、坝的高度无关.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灵活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单选题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

A
大;相平
B
大;不相平
C
小;相平
D
小;不相平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解答:

解: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故选C.

点评:

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的难点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

单选题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坝的宽度
B
水的体积
C
水的深度
D
坝的高度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就能找出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答: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灵活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单选题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木桶的粗细
B
木桶的轻重
C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最长的一块木板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

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解答:

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决定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本题是液体的深度,而液体的深度决定于木板的长度,是短木板的长度,而不是长木板的长度.

单选题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根据提供图象选择.

解答:

B图象反应的是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是正比例函数图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都错.

故选B.

点评:

会从提供的图象中搜集信息,结合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大小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