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喜欢·446 浏览
解答题

(五)

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为贯彻执行注册建造师规章制度,在公司内开展了一次注册建造师相关制度办法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下述情况。

情况1:公司第一项目经理部承接一庭院工程,合同金额为853万元,其中有古建筑修缮分部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持有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证书。

情况2:公司第二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是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承接的是轻轨交通工程,合同金额为2850万元,其中轨道铺设工程分包给专业队伍。该项目已处于竣工验收阶段。在查阅分包企业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时,只查到分包企业注册建造师的签章。

情况3:公司第三项目经理部承接的是雨污水管道工程。在查阅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时,发现工程名称填写得不完整,监理单位的名称写成了口头用的简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栏只有“同意”两字,施工项目负责人栏只有签名。

【问题】

1.指出第一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执业范围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2.第二项目经理部负责人能承担该轻轨交通工程吗?为什么要将轨道铺设工程分包出去?

3.指出并改正分包企业质量合格文件签署上的错误。

4.指出并改正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填写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五)1.第一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执业范围的错误之处:庭院工程包括古建筑修缮分部工程。理由: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不可以承接古建筑修缮分部工程。2.第二项目经理部负责人能承担该轻轨交通工程。理由: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可以承接单项工程合同额小于3000万元的轻轨交通工程,但不包括轨道铺设工程,所以要把轨道铺设工程分包出去。3.分包企业质量合格文件签署上的错误:只查到分包企业注册建造师的签章。正确做法:分包工程施工管理文件应当由分包企业注册建造师签章。分包企业签署质量合格文件,必须由担任总包项目负责人的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解答题

(一)

某项目部承建居民区施工道路工程,制订了详细的交通导行方案,统一设置了各种交通标志、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沿街居民出入口设置了足够的照明装置。

工程要求设立降水井,设计提供了地下管线资料。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位置狭窄,部分围挡设施占用了绿化带,接到了绿化管理部门的警告。

事件2:实名制检查中发现工人的工作卡只有姓名,没有其他信息。

事件3:降水井护筒施工过程中,劳务人员在开挖施工时发现了过街的电力管线套管,于是项目部要求停止施工,并降低了开挖高度,绕开施工。

【问题】

1.对于背景资料中交通导行方案的落实,还应补充哪些保证措施?

2.事件1中,围挡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

3.事件2中,按照劳务实名制规定,劳务人员佩戴的工作卡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4.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哪些不足?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一)1.为保证交通导行方案落实,还应补充以下保证措施:(1)严格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范围。(2)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和范围。(3)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应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4)依据现变化,及时引导交通车辆,为行人提供方便。(5)施工现场按照施工方案,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设专职交通疏导员,积极协助交通民警搞好施工和社会交通的疏导工作。(6)沿街居民出入口要设置足够的照明装置,必要处搭设便桥,为保证居民出行和夜间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2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二)

某市政跨河桥上部结构为长13m单跨简支预制板梁,下部结构由灌注桩基础、承台和台身构成。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编制了网络计划图(如图1所示),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1号基础灌注桩施工时,由于施工单位操作不当,造成灌注桩钻孔偏斜,为处理此质量事故,造成3万元损失,工期延长了5d。

事件2:工程中所使用的钢材由业主提供,由于钢材进场时间比施工单位要求的日期拖延了4d,1号基础灌注桩未按计划开工,施工单位经济损失2万元。

事件3:钢筋进场后,施工单位认为该钢筋是由业主提供的,仅对钢筋的数量进行验收,就将其用于钢筋笼的加工。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要求停工整改,造成延误工期3d,经济损失1万元。

【问题】

1.根据网络图计算该工程的总工期,找出关键线路。

2.事件1、2、3中,施工单位可以索赔的费用和工期是多少?说明索赔的理由。

3.事件1中造成钻孔偏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要求停工整改的理由是什么?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二)1.该工程的总工期:(3+10+2+16+20+20+5+15+3)d=94d,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⑥→⑧→⑨→⑩→11→12。2.事件1中,施工单位不可以索赔费用和工期。理由:由于施工单位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应由施工单位承担。事件2中,施工单位可以索赔费用2万元,可以索赔工期4d。理由:钢材由业主提供,进场时间拖延的责任应由业主承担,且1号基础灌注桩是关键工作,因此施工单位既可以索赔费用,也可以索赔工期。事件3中,施工单位不可以索赔费用和工期。理由:虽然钢筋是由业主提供的,但是施工单位应进行检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四)

项目部承接的新建道路下有一条长750m、直径1000mm的混凝土污水管线,埋深地面以下6m。管道在(0+400)m至(0+450)m处穿越现有道路。

场地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8m,设计采用明挖开槽施工。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以现有道路中线(按半幅断路疏导交通)为界将工程划分A1、B1两段施工(如图2所示),并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为70d。其中,A1段(425m)工期40d,B1段(325m)工期30d,A1段首先具备开工条件。

由于现有道路交通繁忙,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全幅维持交通。按照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项目部建议业主将现有道路段(C2段)50m改为顶管施工,需工期30d,取得了业主同意。项目部在考虑少投入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问题】

1.现有道路段(C2段)污水管由明挖改为顶管施工需要设计单位出具什么文件?该文件必须履行哪些手续方为有效?

2.因现有道路段(C2段)施工方法变更,项目部重新编制的施工方案应办理什么手续?

3.采用横道图说明作为项目经理应如何安排在70d内完成此项工程?横道图采用图3。

4.顶管工作井在地面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四)1.现有道路段(C2段)污水管由明挖改为顶管施工需要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该文件上必须由原设计人和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设计单位印章,方为有效。2.因现有道路段(C2段)施工方法变更,项目部重新编制的施工方案应办理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手续。3.项目经理应安排在70d内完成此项工程的横道图,见图4。4.顶管工作井在地面应采取的防护措施:设置警示牌、防护围栏、作业警示灯光标志等。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三)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以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3m处。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订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4.根据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三)1.根据背景资料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封闭状态布置,距坡线1~2m。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宜避开雨期施工,必须雨期施工时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的保护法。3.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如下问题:(1)大型箱涵采用轨束梁加固。(2)仅对桥(涵)体各部位监控量测。(3)方案批准手续不正确。正确的做法:(1)铁路路基下顶进箱涵时,为确保行车与施工安全,必须进行铁道线路加固,并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五)

A公司某项目部承建一供水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水池,长32m,宽40m,池体深6.5m,基坑与邻近建筑物距离2.6m,设计要求基坑用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搅拌桩作止水帷幕。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水池浇筑方案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内外温差控制在25℃内。地层土为黏土,地下水位于地表水以下0.5m。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程序报批,A公司主管部门审批时提出了以下意见:

(1)因施工结构位于供水厂内,不属于社会环境,施工不需要搭设围挡,存在事故隐患。

(2)水池施工采用桩体作为外模板,没有考虑内外模板之间杂物的清理措施。

(3)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了围护桩变形,但监测项目偏少。

(4)为控制结构裂缝,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内外温差不大于25℃。在基坑开挖到放坡时,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渗漏严重,采用双快水泥法进行封堵,由于水量较大,没有效果。

【问题】

1.供水厂厂内施工是否需要搭设围挡?说明理由。

2.水池模板之间的杂物清扫应采取哪些措施?

3.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除围护桩变形外,还应有哪些监测项目?

4.补充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措施。

5.针对背景资料中的渗漏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封堵?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五)1.供水厂厂内施工需要搭设围挡。理由:由于厂区内从业人员较多,不安全因素也较多,因此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挡。2.在安装水池池壁的最下一层模板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用空压机风吹的方式或用高压水冲的方式进行清理,清理后浇筑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经检验合格后再将窗口封闭。3.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除围护桩变形外,还应有地表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管线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倾斜及裂缝,围护结构内力,支撑内力,地下水位,地中土体垂直位移,地中土体水平位移等项目。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二)

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由原水管线、格栅间、提升泵房、沉沙池、初沉池等组成,承包单位以2250万元中标。原水管线基底标高为-6.00m(地面标高为±0.00m),基底处于砂砾层内,且北邻S河,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

项目部组建后,经测算,该工程人工费为300万元、材料费1200万元、施工机械费为250万元、措施费为80万元、间接费为130万元。综合税率为3.41%。

施工前,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编制了施工方案和成本计划,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是控制主材价格和限额领料。

(2)人员工资严格按劳动定额执行。

(3)机械使用严格执行定额管理。

【问题】

1.分析背景资料,确定降水井布置的形式及要求。

2.计算原水管线沟槽施工时地下水位允许标高。

3.计算工程直接费和利润(列出计算步骤)。

4.项目部应如何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控制?除背景材料中对主材价格的控制和限额领

料以外,再列举至少4项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二)1.因为原水管线为条形基坑(槽)且降深不大,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应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槽)北侧距槽口边缘1~2m,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另配以地面排水系统。2.水位标高最大值=槽底标高-0.5=-6-0.5=-6.5(m)3.(1)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300+1200+250+80=1830(万元)(2)根据含税造价=(直接费+间接费+利润)×(1+税率)可得:利润=含税造价/(1+税率)-直接费-间接费=[2250/(1+3.41%)]-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一)

某市政桥梁工程,总包方A市政公司将钢梁安装工程分包给8安装公司。总包方A公司制订了钢梁吊装方案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由于工期紧,人员紧缺,B公司将刚从市场招聘的李某与高某经简单内部培训组成吊装组。某日清晨,雾气很浓,能见度较低,吊装组就位,准备对刚组装完成的钢桁梁实施吊装作业。总包现场监管人员得知此事,通过手机极力劝阻。为了赶工,分包方无视劝阻,对吊装组仅作简单交底后,由李某将钢丝绳套于边缘锋利的钢梁上。钢丝绳固定完毕,李某随即指挥吊车司机高某,将钢梁吊离地面,实施了第一吊。钢梁在21m高处因突然断绳而坠落,击中正在下方行走的两位工人,致使两位工人当场死亡。事后查明钢丝绳存在断丝超标和严重渗油现象。

【问题】

1.针对本事故,总包方和分包方的安全责任如何划分?说明理由。

2.本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3.本工程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

4.项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一)1.此次事故,分包方应承担主要责任,总包方承担连带责任。理由:分包单位没有服从总包方的安全管理,所以,分包单位应负主要责任。2.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1)初次第一吊,对钢梁不作试吊。(2)有大雾,可见度差时进行吊装作业。(3)李某违章指挥。(4)高某违章作业。(5)不听劝阻盲目赶工,安全意识不强。(6)两位工人在吊装区行走。3.工程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1)吊绳质量不合格,应报废不用。(2)钢梁边缘锋利,未加衬垫。4.项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吊装作业项目部未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三)

某项目部承建一项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基层结构为200mm厚碎石垫层和35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项目部按要求配置了专职安全员,并成立了以安全员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由安全员、项目经理及工长组成。项目部根据建设J-程安全检查标准要求在工地大门口设置了工程概况牌、环境保护制度牌、施工总平面图公示标牌。

项目部制订的施工方案中,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行详细规定:要求35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摊铺,下层厚度为200mm,上层厚度为150mm,并用15t压路机碾压。为保证基层厚度和高程准确无误,要求在面层施工前进行测量,如出现局部少量偏差则采用薄层补贴法进行找平。

在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将施工组织设计分发给相关各方人员,以此作为技术交底并开始施工。

【问题】

1.指出安全领导小组的不妥之处,改正并补充小组成员。

2.根据背景资料,项目部还需设置哪些标牌?

3.指出施工方案中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说明把施工组织设计直接作为技术交底做法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三)1.安全领导小组的不妥之处:成立了以安全员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改正:应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还应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根据背景资料,项目部还需设置的标牌:(1)安全纪律牌。(2)防火须知牌。(3)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时牌。(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5)施工项目经理部组织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3.施工方案中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1)错误之处:用15t压路机碾压。正确做法:宜采用1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材枓的孔隙状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材料的孔隙状态是如何影响密度、体积密度、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的?()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参考答案材料的孔隙状态主要由材料的孔隙率、孔隙连通性和孔隙直径三个指标来说明。一般孔隙率下降,密度上升体积密度上升,材料的抗渗性与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孔径、孔的连通性)有关。材料的空隙率越大,连通孔隙越多,其抗渗性越差;绝对密实的材料和仅有闭口孔或极细微孔隙的材料实际上是不渗水的;降低材料的孔隙率、使孔隙形成封闭不连通的孔隙可提高材料的抗冻性;由于材料的热传导方式主要是对流,因此材料的孔隙率越高、闭口孔隙越多、孔隙直径越小,则导热系数越小。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某礼堂在图纸上位于H~K轴及6~9轴之间。该礼堂在地面找平层施工前进行基层检查,发现混凝土表面有 2mm左右的裂缝。经分析研究后认为该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地面找平层施工工艺步骤如下:材料准备→基层清理→测量与标高控制→铺找平层→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养护→验收。 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1~6问题。 1.地面找平层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混凝土找平层等。当找平层厚度不大于30mm时,宜采用水泥砂浆做找平层。( )(判断题)

当地面混凝土结构出现宽度不大于0. 2mm的裂缝,如分析研究后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可采用表面密封法进行处理。( )(判断题)

该礼堂在找平层验收过程中应当以( )间划分检验批。(单项选择题)A.1

B.4

C.6

D.9

根据背景资料,铺设地面找平层施工步骤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A.材料准备→基层清理

B.基层清理→测量与标高控制

C.铺找平层→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D.养护→验收

上述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裂缝,应进行的处理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返修处理

B.返工处理

C.加固处理

D.不作处理

施工图纸中的定位轴线,不宜出现的字母有( )。(多项选择题)A.D

B.E

C.O

D.I

E.Z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问题 1 答案解析:√问题 2 答案解析:√问题 3 答案解析:C问题 4 答案解析:C问题 5 答案解析:A问题 6 答案解析:CDE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