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喜欢·174 浏览
单选题

对于涉及( )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依法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A
地下暗挖
B
降水
C
脚手架
D
起重吊装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16.A【解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4)起重吊装工程;(5)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7)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还规定:“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
举一反三
单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储存危险物品的仓库与员工宿舍( )。

A
可以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B
可以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必须设有紧急疏散出口
C
不能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有关部门同意的除外
D
不能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保持安全距离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12.D【解析】不能作员工宿舍的有:有车间的、有仓库的、有危险品的、未竣工的,共四类建筑物。要求员工宿舍不得与上述四项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保持安全距离。
单选题

我国古代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为( )。

A
木构架承重 B.砖砌体承重
C
土砌体承重 D.混合结构承重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古建筑的结构大量为本构架承重,砖墙为围护墙,灰土基础。
单选题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A
在**报监手续时,收取监督费
B
发现严重违法行为,以自己的名义给予降低资质处罚
C
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时,采取局部停工措施
D
监督竣工验收程序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18.B【解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进行监督工作中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有权采取责令改正、局部暂停施工等强制性措施,直至问题得到改正。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报告委托部门批准后实施。”也就是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本身是没有行政处罚权的。所以B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下列对工程建设标准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推荐性标准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法律约束力
B
概算定额不属于工程建设标准范围
C
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属违法行为
D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对责任者进行处罚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22.D【解析】首先,对于推荐性标准,虽然不是国家强制执行的,但是一经约定采用,即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故A选项是错误的。其次,概算定额属于工程建设标准,该考点已从新大纲删除,不要求掌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违反强制性标准是违法行为。故C选项是错误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是执法部门的处罚依据。书上的原话,D项没有问题。但大家务必要注意的是:这句话说明了,合同约定采用的推荐性标准,虽然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但绝不能作为执法部门的处罚依据。因此,某分部分项工程,达到了强制性标准,但没有达到合同约
单选题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检查中,为计算σ和IRI值,应全线每车道( )。

A
连续检查
B
每1000米检查200米
C
每200米检查4个点
D
每100米检查2个点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施工方项目经理( )。

A
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
B
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C
是一个技木岗位,而不是管理岗位
D
须在企业项目管理部领导下主持项目管理工作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某房地产开发商经营状况不良,欠某建筑公司30万元工程款久拖不还,却在近日将本公司的一辆价值30多万元的汽车无偿转让给某高校,致使其近期内不再有偿还债务的适当财产,因此建筑公司便向法院起诉主张其债权。则下列是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转让行为合法有效
B
该转让行为无效
C
该转让行为应当变更
D
该转让行为应当撤销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丁公司的债权40万元,应当( )。

A
由甲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B
由C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C
由甲公司和C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D
由甲公司和C公司按约定比例承担清偿责任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本题多了一个条件:"甲公司与C公司达成债务分配协议,约定丁公司的债务由C公司承担".但该条件仅仅是个迷惑内容,并不属于有效的条款,其债务分配协议并未获得债权人的认可,因此,本题只能是由甲公司和C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