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喜欢·188 浏览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条文规定,矿山建设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后,矿山企业应当( )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主管部门报告。

A
立即
B
在2h内
C
在12h内
D
在24h内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D【考点】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事故报告的规定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条文规定:矿山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矿长或者有关主管人员;矿长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矿山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后,矿山企业应当在24h内如实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报告。因此,答案应选D。
举一反三
单选题

某打桩工程合同约定,第一个月计划完成工程桩120根;单价为1.2万元/根。时值月底,经确认的承包商实际完成的工程桩为110根;实际单价为1.3万元/根。在第一个月度内,该打桩工程的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为(  )万元。

A
132
B
143
C
144
D
156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成工程量*预算单价=110*1.2=132
单选题

某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该工程事故属于( )。

A
较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特别重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一般事故”是指事故等级的话,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第三条规定:一般事故指死亡1至2人,重伤1至9人,直经损100万至900万,上报市级,县级处理
单选题

已知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为130天,若计划工期为135天,则关键线路上(  )。

A
相邻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
B
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
C
工作的总时差为零
D
节点最早时间等于最迟时间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关键线路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选项A正确。当计划工期一计算工期时,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是最小的总时差。当计划工期大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最小的为正值。因此C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关键工作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总时差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B
关键工作的总时差可以为负值
C
双代号网络图中,两个节点都是关键节点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D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没有波形线的工作室关键工作。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如果计划工期小于计算工期,最小的总时差可以是负值。
单选题

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寻求(  )。

A
资源均衡使用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B
工程总成本最低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C
资源使用量最少条件下的合理工期安排
D
工期固定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通常情况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分为两种,即“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前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期延长最少的过程;而后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工期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的过程。
单选题

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B、C、D,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2d,B工作的总时差为2d,C工作的总时差为1d,D工作的总时差为3d,则A工作的总时差为(  )d。

A
2
B
3
C
5
D
6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单选题

电抗器安装要使线圈的(  )符合设计要求。

A
多少
B
方向
C
绕向
D
匝数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p54: 电抗器安装要使线圈的绕向符合设计要求,所以应该是C。
单选题

合理选用计量器具的重要依据是它的(  )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等。

A
准确度等级
B
结构特性
C
分辨率
D
灵敏度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单选题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注册执业工程规模标准中,关于大中型规模标准的规定,冷轧工程按照项目的生产能力和投资划分工程规模,投资≥(  )亿元的为大型项目。

A
0.5
B
2
C
5
D
8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注册执业工程规模标准的内容。(1)在冶金工程中,产量≥l20t/d或投资≥2亿元的转炉工程为大型转炉工程,产量<120t/d或投资<2亿元的为中型转炉工程。(2)冷轧工程按照项目的生产能力和投资划分工程规模:生产能力为≥80万t或投资≥8亿元的为大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