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喜欢·255 浏览
单选题

两性花无花柄,着生在伸长的花轴上称( )。

A
柔荑花序
B
隐头花序
C
穗状花序
D
头状花序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包括()

A
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
B
防灾减灾
C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D
区域内建设用地用途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
单选题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和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工作等由()负责。

A
乡、镇人民政府
B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C
省、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D
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和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工作等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
单选题

某人被处1000元罚款,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此人最可能是()

A
擅自拆除了保护区内的重要建筑
B
擅自移除保护区内建筑
C
擅自移动历史文化名镇的标牌
D
对保护区造成严重损失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选题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

A
国家行政机关
B
国家公务员
C
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
D
国家权力机关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行政管理的主体不是个人,是依法具有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
单选题

村镇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可分为()

A
9大类
B
10大类
C
20小类
D
25小类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规定,镇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9大类,30小类。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要求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从源头上转变城乡建设方式。

A
科学性
B
规范化
C
合理性
D
灵活性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在行政法治原则中,行政应急性原则应当看做是( )。

A
合理性原则的例外
B
合法性原则的例外
C
兼有合理性与合法性
D
合理性、合法性原则的非常原则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政应急是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应急职权以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制度行政应急应当依法进行,应注意尊重和保护人权,提供公正、及时的法律补救方法,要以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和其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程度为根据,采取适当和相当的应急措施。
单选题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技术力量符合甲级标准的是()

A
高级技术人员不少于15%
B
高级规划师不少于4人
C
中级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
D
中级规划师不少于15人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规定,甲级单位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少于20%,其中高级城市规划师不少于4人,中级技术职称的城市规划专业人员不少于8人,其他专业的人员不少于15人。
单选题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年之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1
B
2
C
3
D
5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之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单选题

《城市绿化条例》中明确规定,城市绿化的规划原则内容中不包括()

A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规定
B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C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D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城市绿化的规划原则:(1)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3)城市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与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4)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规定。(5)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6)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