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喜欢·192 浏览
单选题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

A

$\frac {1}{2}$倍

B

4倍

C

1倍

D

$\frac {1}{4}$倍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热量公式Q=cm△t中的m相同,乙升高的温度是甲的2倍,甲吸收的热量是乙吸收热量的2倍,可知甲的比热容是乙的4倍.

解答:

解:∵Q_甲=C_甲m△t,∴C_甲=$\frac {Q_甲}{m△t}$=$\frac {2Q_乙}{m10_C}$;∵Q_乙=c_乙m△t_乙,∴C_乙=$\frac {Q_乙}{m20_C}$;∴$\frac {C_甲}{C_乙}$=$\frac {$\frac {2Q_乙}{m10_C}$}{$\frac {Q_乙}{m20_C}$}$=4,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评:

根据热量公式Q=cm△t来计算可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

下列机械中不属于热机的是()

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

摩托车的发动机

C

电动汽车上的电动机

D

发射卫星的火箭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蒸汽机、摩托车的发动机和火箭都是热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而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不符合热机的特点,故选选项3-。

单选题

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A

内能减少

B

温度升高

C

密度增大

D

分子热运动加快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气体的密度减小,故选选项1-。

单选题

柴油机上安装了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

A

增加功率

B

节省燃料

C

可以做更多的功

D

利用飞轮惯性完成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辅助冲程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要求对柴油机的工作过程理解透彻,并能用基础知识分析柴油机的结构原理。柴油机工作前要靠外力使飞轮旋转,储存一定量的机械能。吸气和压缩冲程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并有一部分机械能由飞轮贮存,提供排气冲程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和压缩冲程中活塞的运动。选项选项4-正确。

单选题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质量为2㎏,温度为12℃的水加热,则安全燃烧25.2g 酒精可以使水的温度(不计热量损失,酒精的热值为3×10_J/㎏)(  )

A

升高90℃

B

升高到100℃

C

升高到102℃

D

升高到88℃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1)根据公式Q=mq求出酒精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2)不计热量损失,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公式Q_吸=cm△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进而求出水的末温,注意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解答:

解:安全燃烧25.2g酒精放出的热量:Q_放=mq=0.0252kg×3×10_J/㎏=7.56×10_J,不计热量损失,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即Q_吸=Q_放=7.56×10_J,∵Q_吸=cm△t,∴水升高的温度:△t=$\frac {Q_吸}{cm}$=$\frac {7.56×10_J}{4.2×10_J/(kg•℃)×2kg}$=90℃,水的末温:t=t_0+△t=12℃+90℃=102℃,因为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不能超出100℃,所以水的温度只能升高到100℃,即水温只能升高100℃-12℃=88℃,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燃料燃烧公式Q=qm和吸收热量公式的Q_吸=cm(t-t_0)变形应用.知道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不能超出10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单选题

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

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C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

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热机的效率的概念.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比值越大,效率越高.

解答:

解: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所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选D

点评:

此题通过考查影响热机效率的几个因素,考查了学生对热机效率的理解.要知道要想提高热机的效率,就要减少热量的损失

单选题

物理学中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 _}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 _},异种电荷相互{_ _}.

A

正;排斥;吸引

B

正;吸引;排斥

C

负;吸引;排斥

D

负;排斥;吸引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

根据物理学中对两种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规律解答.

解答: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电荷间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答案为: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对正负电荷的认识和对电荷间作用规律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单选题

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的

B

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混合在一起,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C

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D

原子核带正电荷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

(1)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整个原子结构和太阳系类似.

解答:

解:A、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故A正确.B、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B不正确.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故C正确.D、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故D正确.故选B

点评:

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原子的核式结构也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应熟练掌握.

单选题

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A

玻璃棒、橡胶棒

B

铅笔芯、硬币

C

金属勺、塑料尺

D

陶瓷碗、盐水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玻璃棒、橡胶棒都不容易导电,都是绝缘体,选项1-正确;铅笔芯、硬币都容易导电,都是导体,选项2-错误;金属勺是由金属制作的,是导体,塑料尺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选项3-错误;陶瓷碗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盐水容易导电,是导体,选项4-错误。

单选题

避雷针把乌云所带的大量电子引到地面,此过程中电流方向为()

A

从乌云到地面

B

从地面到乌云

C

都有可能

D

无法判断电流方向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避雷针把乌云所带的大量电子引到地面,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应该是从地面到乌云。

单选题

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按进户的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电能表—保险盒—总开关

B

总开关—电能表—保险盒

C

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

D

保险盒—总开关—电能表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电能表测量整个家庭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一定要安装在最前面;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为了检修电路比较方便,要安装在电能表的后面;电路中电流过大会熔断保险丝,为了更换保险丝比较方便,保险盒安装在总开关的后面,故选选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