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喜欢·361 浏览
解答题

简论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之中。艺术活动的开端即由意象的产生为标志。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这个过程又可分为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两个阶段。

一、意象的孕育。意象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艺术意象的产生也并非无缘无故的突现,物物相感而生发的原则体现于艺术意象的产生:主体意识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1、意象的孕育,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体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

2、意象孕育中所发生的主、客体交流的形式完全不同于功利认识、判断的形式。它是主体意识的自身协调或主、客体契合达到共振的一种自由状态。

3、意象无论有无原型,从根本上说,都是主、客体的交融、契合,主体心理进入了审美自由状态时意象才能得到最好的孕育。

二、意象的生成。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在这个阶段中,艺术意象进一步完善并获得形式符号和物质实体,使艺术品最终得以产生。这里,生产具有双重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之义,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

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2、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

3、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即艺术品)。

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解答题

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一、审美境界的性质

人在各种生存实践活动中,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其中就包含着审美境界。审美境界是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

二、审美境界的特点

1、审美境界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

2、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和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3、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由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导致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层不断潜入和递进的动态结构。

4、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人生境界的多质多层次性也导致了审美境界的丰富多样和多层次性。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

(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名词解释:趣味教育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 以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人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从而最充分地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幸福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名词解释:仿象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幽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这里,“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名词解释:艺术品的他律性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艺术品就其中介功能而言不是独立自足、自在自为的,而是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的。首先艺术品是为接受、欣赏者而存在的。离开了接受主体,艺术品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其次,艺术品的意象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心理创造的结果,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作主体;同时,艺术品中凝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只是潜在的,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欣赏活动,才能重新被激活,所以它也受制于接受主体。就此而言,艺术品为接受主体而存在,又同时为两个主体所决定、制约,因此艺术品具有“他律性”。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名词解释:审美趣味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 谈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有哪些。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表现为:

(1)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不同,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为手段来实现其一切目的。

(2)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

文学形象的概括性的表现是十分丰富的,多种多样的。首先文学形象往往经过个别概括一般,经过偶然表现必然。另外,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表现为能传达难以言说的事物和境界。总之,由于意蕴的丰富性,也形成了文学形象概括方式的多样性。由于文学形象多样的概括功能,才使文学形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成为文学艺术表现的中

心环节。

(3)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

所谓审美理想,这应当是指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它一方面具有个人特色和民族犄色,同时又具有全人类性质。

(4)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

由于文学形象与审美理想的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文学形象必须是灌注了作家审美感情的,既揭示生活意蕴,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因此是否具有审美属性,便成了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 谈谈文学接受的主客体分别需要什么条件。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一、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接受者的兴趣接受者

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接受者仅有一般的文学兴趣还不行,还必须有针对某一部文学作品的特定的兴趣,如此阅读才能现实地进行。

2、接受者的审美心态接受者

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一种审美的心态。文学作品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一片想象的审美天地。

3、接受者的对话愿望接受者

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阅读是接受主体主动、自主的精神活动,也是接受者与她人外部世界交往、交流的一种方式。

二、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相对于读者而言的一定的条件。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作品必须满足接受者至少某一方面的阅读需求。读者的需求因思想水平、文化基础与文学修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往往又是多种动机因素并存、

混合的。

2、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文学接受是信息传递、精神沟通的活动,文学作品如果对接受者而言是难以理解的或不可理解的,就会形成

阅读障碍而使接受活动无法进行下去。

3、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作品必须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文学接受是审美文化的精神活动,它不但要求读者与作品之间在思想与情感上呼应、沟通,同时也需要两者在

艺术趣味上的契合、一致。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结合任一文学作品,谈谈你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的理解。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

一、首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

1、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这是因为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

2、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实际上主要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

二、其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

1、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她们行动”的客观条件。

2、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够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总之,文学典型是显示幽特征、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包含丰厚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经过文学直观自身、认识生活的主要形式。它是写实型作品的最高美学追求和理想范型模式,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之一。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为什么说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1)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发展提供基础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社会群体还没有分化为阶级,因此文学表现出十分显著和单纯的集体性。

(2)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发展提供动力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不但指文学的内容方面,而且也包括文学的形式方面。文学形式适应着内容表现上的需要,新的内容是新的形式产生的重要推动力。而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的不断更新有待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3)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是有它的运行机制的。也就是说,社会总是经过自己不同层次的结构变化以及一定的方式、途径去制约文学的发展。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