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喜欢·436 浏览
解答题

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战国·乐正克《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功能。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2.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3.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4.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此外,《学记》还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解答题

简要说明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联系来看,小学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小学德育过程的影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小学德育过程同时也是小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

从区别来看,小学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儿童的品德。从而不断地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概括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儿童个人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德育知识仅是社会因素中的一种因素。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绝不能把二者混淆甚至等同起来。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简述践行良好的师德的基本方法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理解与认识

2、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对学生的态度

3、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教学的态度

4、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不断进取。——个人修养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简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与专业能力发展。

(2)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了解小学生发展知识;

②了解多学科知识;

③掌握小学生教育教学知识;

④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性知识。

(3)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应该做到以下要求:

①具有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

②具备组织与实施教学,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③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④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

⑤不断进行反思的终身学xi能力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及意义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答1:

(1)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如下:

①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② 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 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

答2:

(1)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2)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4)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启示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遵循以下几点规律:

1、 顺序性特征——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阶段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3、不平衡性特征—抓关键期

4、互补性特征——教学中要遵循长善救失的原则

5、差异性特征——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其表现为: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其表现为: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调查法。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研究对象的方法。

2、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的方法。

3、实验研究法。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合理控制、创设一定条件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教育工作者针对自己在教育领域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诊断与解决的方法。

5、叙事研究法。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会教育的方法。

6、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人类己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分析,认识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方法。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 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 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 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在总则里提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 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 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 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 教育,可以使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家长均是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 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 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 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 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 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 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简单分析说明“玩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建构类游戏(玩积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通过玩积木,幼儿可以获得愉快的身心体验,促进其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健康。

(2)玩积木时幼儿常用积木搭建生活中的建筑物,比如道路、小区楼盘、地铁站、医院、国家大剧院等,这对促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3)搭建各种建筑物的过程中,体现着幼儿的主动创造,幼儿对建筑物形状、大小、结构、美观程度都有自己的把握,因此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也有利于幼儿的审美发展。

(4)玩积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搭建活动,可以获得关于积木形状、颜色、大小等的认识,促进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

(5)玩积木过程中,会伴随着“垒高”、“稳定”、“斜面”等结构性知识,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有关结构的稳定性,不同形状物品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幼儿感知科学现象。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题

论述题:

1.午睡时间,一名幼儿怎么也不睡,教师允许他到活动区角自己活动,并告诉他:“轻轻地,不要影响别人午睡。”你赞同这位教师的做法么?请用相关的教育原则分析教师的做法。

2. 因为升学竞争的现实,社会上风行一些“起跑线计划”、“神童方案”、“天才培养项目”……,某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 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另外,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绘画、钢琴等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主观题和计算题请自行在草稿纸上作答

题目答案

1、赞同。 (1)“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a.这条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关注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b.这名教师的做法就遵循了这一原则。首先她面向儿童全体,尊重全体儿童的休息;其次,她还照顾到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幼儿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实在无法入睡,教师在要求他不影响别人午睡的前提下进行了区角活动。这样就有效、合理地保证了儿童的基本发展。

(2)此外,教师的做法还体现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a.教师允许个别幼儿进行区角活动,而不是强制幼儿午睡,就体现出对幼儿发展和其人格的尊重。 b.教师要求幼儿“轻轻地,不要影响别人午睡”则体现出对其他儿童休息权的尊重。

2.答:(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我国幼儿教育目标体现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特别强调要避免重智轻德,重德轻智等倾向,也强调要避免在某一个方面,如智育中只重知识轻智力的培养。

(3)社会上风行的各种“神童”、“天才”方案就是“重智轻德”的集中体现,是对儿童“发展”和“智育”的曲解。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甚至会给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障碍,导致幼儿人格、社会适应能力等发展异常

(4)幼儿园办兴趣班和特长班也反映出幼儿园对教育目标理解的误区。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绝不能刻意地强调“才艺”。

(5)最重要的一点是:幼儿园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仅要保证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要发挥专业机构优势,向家长、社会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决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成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工具。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