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喜欢·142 浏览
单选题

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软件元素包括( )、测试用例和领域知识等。

A
项目范围定义、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
B
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程序代码
C
设计文档、程序代码、界面原型
D
程序代码、界面原型、数据表结构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

()是关于需求管理正确的说法。

A
为达到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第二级,组织机构必须具有3个关键过程域
B
需求的稳定性不属于需求属性
C
需求变更的管理过程遵循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变更实现的顺序
D
变更控制委员会对项目中任何基线工作产品的变更都可以做出决定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在软件开发机构中被广泛用来指导软件过程改进。该模型描述了软件处理能力的5个成熟级别。为了达到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第二级,组织机构必须具有6个关键过程域KPA(KeyProcessAreas)。故A选项错误。除了文本,每一个功能需求应该有一些相关的信息与它联系,我们把这些信息称为需求属性。对于一个大型的复杂项目来说,丰富的属性类别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文档中考虑和明确如下属性:创建需求的时间、需求的版本号、创建需求的作者、负责认可该软件需求的人员、需求状态、需求的原因和根据、需求涉及的子系统、需求涉及的产品版本号、使用的验证方法或者接受的测试标准、产品的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需求的稳定性。故B选项错误。需求的变更遵循以下流程:(1)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这是识别和分析需求问题或者一份明确的变更提议,以检查它的有效性,从而产生一个更明确的需求变更提议。(2)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使用可追溯性信息和系统需求的一般知识,对需求变更提议进行影响分析和评估。变更成本计算应该包括对需求文档的修改、系统修改的设计和实现的成本。一旦分析完成并且被确认,应该进行是否执行这一变更的决策。(3)变更实现。这要求需求文档和系统设计以及实现都要同时修改。如果先对系统的程序做变更,然后再修改需求文档,这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需求文档和程序的不一致。故C选项错误。

单选题

()在软件开发机构中被广泛用来指导软件过程改进。

A
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cityMaturityModel)
B
关键过程领域(KeyProcessAreas)
C
需求跟踪能力链(TraceabilityLink)
D
工作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Structure)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CMM即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用来指导软件过程改进的。

单选题

()是关于项目开发管理正确的说法。

A
需求文档、设计文档属于项目管理和机构支撑过程域产生的文档
B
配置管理是指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和各种版本的文档、计算机程序、部件及数据的集合
C
项目时间管理中的过程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的资源估算、活动历时估算、制定进度计划以及进度控制
D
操作员指南属于系统文档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配置管理是PMBOK、IS09000和CMMI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它在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中,提供了结构化的、有序化的、产品化的管理方法,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和行政手段对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和过程。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变更以及相应的返工会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产品配置是指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机器可读或人工可读)和各种版本的文档、计算机程序、部件及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该产品配置中的一个配置项(ConfigurationItem,CI),配置项主要有两大类: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工作成果,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测试用例等。属于项目管理和机构支撑过程域产生的文档,如工作计划、项目质量报告、项目跟踪报告等。这些文档虽然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但是值得保存。软件系统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系统文档两类。用户文档主要描述系统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系统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等各方面的内容。用户文档:用户文档是用户了解系统的第一步,它可以让用户获得对系统的准确的初步印象。用户文档至少应该包括下述5方面的内容:(1)功能描述:说明系统能做什么;(2)安装文档:说明怎样安装这个系统以及怎样使系统适应特定的硬件配置;(3)使用手册:简要说明如何着手使用这个系统(通过丰富的例子说明怎样使用常用的系统功能,并说明用户操作错误时怎样恢复和重新启动);(4)参考手册:详尽描述用户可以使用的所有系统设施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并解释系统可能产生的各种出错信息的含义(对参考手册最主要的要求是完整,因此通常使用形式化的描述技术);(5)操作员指南(如果需要有系统操作员的话):说明操作员应如何处理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系统文档:所谓系统文档指从问题定义、需求说明到验收测试计划这样一系列和系统实现有关的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的文档对于理解程序和维护程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单选题

项目的成本管理中,( )将总的成本估算分配到各项活动和工作包上,来建立一个成本的基线。

A
成本估算
B
成本预算
C
成本跟踪
D
成本控制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成本预算的定义。

单选题

如果管理距离为 15,则( )。

A
这是一条静态路由
B
这是一台直连设备
C
该路由信息比较可靠
D
该路由代价较小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管理距离是指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每一种路由协议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就叫管理距离。为什么要出现管理距离这个技术呢?在自治系统内部,如RIP协议是根据路径传递的跳数来决定路径长短也就是传输距离,而像EIGRP协议是根据路径传输中的带宽和延迟来决定路径开销从而体现传输距离的。这是两种不同单位的度量值,我们没法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定义了管理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统一单位从而衡量不同协议的路径开销从而选出最优路径。正常情况下,管理距离越小,它的优先级就越高,也就是可信度越高。对于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到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据管理距离决定相信哪一个协议。AD值越低,则它的优先级越高。一个管理距离是一个从0-255的整数值,0是最可信赖的,而255则意味着不会有业务量通过这个路由。由此可见,管理距离是与信任相关的,只有选项C是相符的。

单选题

在 IPv6 无状态自动配置过程中,主机将其( )附加在地址前缀 1111111010之后,产生一个链路本地地址。

A
IPv4地址
B
MAC地址
C
主机名
D
随机产生的字符串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IPv6地址的格式前缀(FP)用于表示地址类型或子网地址,用类似于IPv4的CIDR表示方法表示。链路本地地址:前缀为1111111010,用于同一链路的相邻节点间的通信。相当于IPv4的自动专用IP地址。为实现IP地址的自动配置,IPv6主机将MAC地址附加在地址前缀1111111010之后,产生一个链路本地地址。

单选题

IETF 定义的区分服务( DiffServ)模型要求每个 IP分组都要根据 IPv4 协议头中的( )字段加上一个 DS 码点,然后内部路由器根据 DS 码点的值对分组进行调度和转发。

A
数据报生存期
B
服务类型
C
段偏置值
D
源地址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区分服务是为解决服务质量问题在网络上将用户发送的数据流按照它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划分等级的一种协议。区分服务将具有相同特性的若干业务流汇聚起来,为整个汇聚流提供服务,而不是面向单个业务流来提供服务。每个IP分组都要根据其QoS需求打上一个标记,这种标记称为DS码点,可以利用IPv4协议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或者IPv6协议头中的通信类别字段来实现,这样就维持了现有的IP分组格式不变。

单选题

假设某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系统中有正在运行的事务,此时,若要转储该交易系统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则应采用( )方式。

A
静态全局转储
B
动态全局转储
C
静态增量转储
D
动态增量转储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从题目中“系统中有正在运行的事务”可知应采用动态方式,从题目中“全部数据”可知应是全局转储,所以应采用:动态全局转储。

单选题

给定关系模式 R(A,B,C,D,E)、S(D,E,F,G)和 π 1,2,4,6 (R ?S),经过自然连接和投影运算后的属性列数分别为( )。

A
9和4
B
7和4
C
9和7
D
7和7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R与S进行自然连接后,结果属性集为:A,B,C,D,E,F,G。投影操作后,结果为:A,B,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