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喜欢·401 浏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宪法本质的是( )。

A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
宪法是法律之法律
C
宪法集中体现了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
D
宪法集中体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变化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B项只是宪法的一个形式上的特征。
举一反三
单选题

1992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规定:本决定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本决定施行前提出的专利申请和根据该申请授予的专利权,适用修改以前的专利法的规定。该条规定说明该决定在法律溯及力上( )。

A
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B
实行从旧原则
C
实行从旧兼从轻原则
D
实行从新原则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从旧原则,即对于新法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原来的法律。
单选题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如何处理?( )

A
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B
应当撤销案件
C
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D
应当免予起诉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单选题

李某多次尾随盗伐林木人员,将其砍倒尚未运走的林木偷偷运走,销赃获利数千元。此外,他还盗伐了他人自留地、责任田等地边田坎种植的零星树木5个多立方米。对李某的上述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

A
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B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C
以盗伐林木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
以盗伐林木罪、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将国家、集体、他人所有并已经伐倒的树木窃为己有,以及偷砍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的零星树木,数额较大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哪项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

A
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
B
乙拒绝接收戊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
C
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屋唱卡拉
D
丁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建坟的行为

题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定义和基本要求,该题正确答案是B。
单选题

根据下面一段话,回答 95~100 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 95 题 要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 )。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③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④效率优先的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要让百姓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发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兼顾公平原则,“共享”与“共同富裕”相联系,所以可以排除③④。
单选题

港商李先生不服税务机关认定其有偷税行为并予以处罚的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因行政复议机关维持了原处罚决定,于是李先生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税务机关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的是( )。

A
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税务机关说服知情人作证,并在一审人民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相关证人笔录
B
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复议机关发现知情人的存在,对其进行了详细调查,证实李先生确有偷税行为
C
复议机关通过线人提供的线索在某处查获的能够证实偷税行为的秘密账簿
D
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对相关知情人进行调查,证实李先生有偷税行为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规定:“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该法第31条第2款规定:“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单选题

甲某因对乙某造成人身伤害,而被县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执行不久,乙某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甲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判决甲某拘役2个月。这时,甲某的行政拘留15日已经执行完毕,甲某需要执行的刑期是( )。

A
2个月
B
2个半月
C
1个半月
D
15天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对于此类跨部门法的规定应特别注意。
单选题

马某涉嫌盗窃罪,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时,马某的母亲也到该院递交自诉状,对马某长期虐待自己的行为提起自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应当先审理盗窃案件
B
应当先审理虐待案件
C
应当一并审理这两个案件
D
可以一并审理这两个案件

题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4条规定,被告人实施的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分别属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审理公诉案件时,对自诉案件一并审理。由此,本题D选项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县法院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受贿案件进行审查后,发现虽然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但检察院尚未移送赃款赃物等实物证据。此时,法院应如何作出决定?( )

A
决定开庭审判
B
因移送的证据材料不充足,决定不开庭审判
C
通知检察院补充移送相应的实物证据,待其移送后,再决定开庭审判
D
通知检察院补充移送相应的实物证据,如果检察院仍然不移送,再决定不开庭审判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7条第1款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