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下称“数研所”)近日表示由于央行的支付系统需要集中式账户安排,不同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所以不能用区块链技术改变现在的支付系统。

数研所指出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弊端,包括的方面有性能及其延展性、安全性、结算最终性很难保障等。但是同时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交易结算领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应用。

央行也开始了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尝试,从2014年开始逐步推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创新。

央行对于区块链技术首先是制定金融分布式账簿的行业标准,至今已经申请了多项专利。第二水建设贸易金融的区块链平台,这个平台在2018年9月4日深圳试点成功上线,陆续开展了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再贴现快速通道和国际贸易账款监管四项业务。参与这个平台的银行数量已经达到38家,业务总值达到870亿元。第三是搭建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这个应用平台已经在2018年成功上线,为未来能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票证服务当中提供了有益的实践。

区块链技术在现阶段已经投入到一些行业当中,但是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有些上市公司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纷纷蹭热点,把这些区块链企业股票价格太高,随着市场降温不少股民的钱就被套在股市当中。

理性地看待区块链技术,首先要有一个意识就是区块链技术不适用于所有行业。区块链技术不是门面工程,是要在分析所处行业特点以及区块链利弊前提下进行的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服务实体经济。

其次,打击一批利用区块链坑蒙拐骗的企业,要把这种打着区块链“幌子”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的行为严肃查处,保护市场的纯洁性。

三是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综合考虑区块链技术的作用,实现链上链下联动、技术业务结合、创新与管理并重,把“区块链+”功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四是要制定一个标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关注外部风险对于金融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升中国金融的国际地位,提升金融行业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