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1.(2012·聊城模拟)如图是乐乐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A.光B.水C.淀粉D.叶绿体

2.如图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散失水分以及[来源:学科网ZXXK]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在()[来源:学科网ZXXK]

A.②B.③

C.④D.⑤[来源:学。科。网Z。X。X。K]

3.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理论上光照越强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若分别于8点、14点、16点、17点从棉花植株上摘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子,并用打孔器各取下同样大小的一片圆片,烘干后称重,理论上最重的是()

A.6点B.14点C.16点D.17点

4.如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

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A.分解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释放能量

D.消耗二氧化碳

5.据报道: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址坊头村的1000多亩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其中500多亩面临绝产。如图所示村民刘凯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

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

C.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

D.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

6.如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7.冬天到了,为了防止花草被冻死,小明的爸爸把花搬入了卧室内。试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这一做法对人体不利的原因()

A.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室内温度变高

B.晚上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体争夺氧气

C.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人体不利

8.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作用B.降低蒸腾作用

C.促进果实成熟D.增强光合作用

9.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生长提供()

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氧气

10.(2012·潍坊模拟)下列四组培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相同植物,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的应是()

条件ABCD

土壤湿度[来源:学*科*网]潮湿潮湿潮湿干燥

光照设置光照光照黑暗光照

温度高低较高较低较低较高

11.(2012·北京模拟)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A.生长B.呼吸

C.蒸腾作用D.储存在植物体内

12.遇到特大干旱天气,为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农技人员给旱区作物"打点滴",请问吊袋里的液体是通过植物的哪种结构进入植物体的()

13.沿河观柳时,会发现某些多年的老柳树的树干上有树瘤,树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害虫侵害树干,影响了树皮内韧皮部的运输功能。试从植物的运输途径分析树瘤形成的原因()

A.韧皮部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功能受阻

B.韧皮部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下运输功能受阻

C.韧皮部内筛管的向下运输功能受阻

D.韧皮部内筛管的向上运输功能受阻

14.(2012·滨州模拟)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该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

15.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本装置的目的是验证植物的________作用。该作用的主要发生场所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_结构中。

(2)要使实验的效果明显,本装置应该放在_______环境中,否则会因为光合作用而使实验效果不明显。

(3)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_______________。

(4)如果本实验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装置应怎样改进?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16.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炎热的夏天,在移栽某种蔬菜幼苗时,为了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同学们常选择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ABC

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

温度20℃20℃30℃

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出现"空心"现象,吃起来口感不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蔬菜大棚种植了黄瓜,颀长硕大,煞是喜人。每一根黄瓜里含有很多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运输来的。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由图示可知,经暗处理的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经酒精隔水加热,再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2.【解析】选D。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叶片的结构。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分析图示⑤为气孔。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光照时间越长积累的有机物越多。17点时,植物进行了一整天的光合作用,所以此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误区警示】有机物的制造量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都有关系

本题易错点是容易被题干中"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而误导,误认为光合作用最强时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最多,烘干后称重最重,所以易误选B。忽略了光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越多,14点~17点光照强度虽然逐渐减弱,但是一直还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因此17点时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烘干后称重最重。

4.【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甲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瓶后会熄灭;乙瓶为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乙瓶内含有氧气,所以放入蜡烛后会继续燃烧。

5.【解析】选C。水涝使土壤中缺少氧气,植物的根得不到氧气而不能正常呼吸,导致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降低,进而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农业生产中,给植物松土、给农田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呼吸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图D表示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为呼吸作用;图A表示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表示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图B表示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表示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图C表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光合作用。

【拓展延伸】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比较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来源:学_科_网]

区别部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中[来源:学科网ZXXK]

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产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

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①呼吸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③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夜间卧室内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照样进行。由于冬天窗子密封严,空气流通不好,卧室内氧气的含量会下降,这样会影响人的呼吸。

8.【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浓度高会影响呼吸作用的进行,从而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9.【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体的吸收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与土壤湿度、光照、温度都有关系。在土壤潮湿、光照强、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蒸腾作用较强。分析表格可知,A组的条件更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此时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经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只有少量的水分参与植物体自身的生理活动。

12.【解析】选B。本题考查导管的运输功能。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点滴中的液体由导管运输,分析图中的细胞特点可知,B项细胞呈长筒状,上下连接,是导管。

13.【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管运输有机物的功能。树皮韧皮部内有筛管,筛管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到根,当树皮受到害虫侵害时,有机物向下运输受阻,大量的有机物集中在受侵害的部位,使该部位细胞分裂加快,形成树瘤。

14.【解析】(1)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若甲装置中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2)图乙中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3)图丙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使之因缺少原料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1)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光

(2)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二氧化碳

15.【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1)本装置内放有澄清的石灰水,说明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遇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要使实验的效果明显,本装置应该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否则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3)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4)澄清的石灰水是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如果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应去掉澄清的石灰水,将塑料袋扎在茎的基部,并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塑料袋壁上出现小水珠。

答案:(1)呼吸线粒体(2)黑暗

(3)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4)去掉澄清的石灰水,将塑料袋扎在茎的基部并放在光下塑料袋壁上出现小水珠

16.【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

(1)刚移栽的幼苗,根吸水能力差,如果幼苗蒸腾作用过强,会使幼苗过度失水而死亡。傍晚或阴天移栽幼苗,植物蒸腾作用弱,有利于保持体内水分。

(2)温室B中二氧化碳浓度比温室A中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浓度高,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所以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

(3)植物的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多,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4)萝卜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萝卜收获存放时间较长,有机物消耗较多,出现"空心"现象。

(5)黄瓜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一部分来自叶的光合作用,一部分来自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由筛管运来,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运来。

答案:(1)阴天或傍晚幼苗蒸腾作用弱,有利于使移栽幼苗成活

(2)二氧化碳浓度高

(3)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4)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5)导管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