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例A.颂师恩B.炫青春共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根据所给出的提示“忆往昔”“展未来”,相应的也要用三个字,根据下边的活动内容,“老师、师恩”拟写出答案“诵师恩”,“春天“青春”都是充满朝气的,拟写出答案“炫青春”。

(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2分)

(2)示例:忆往昔,岁月如歌。朵朵白云记录了入学的铮铮誓言;茵茵绿草闪烁着竞技的滴滴汗水;依依杨柳倾听过青春的甜甜畅想……共2分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组。()(2分〕

A.毕生心血哺新秀桃李成荫四海春

B.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

C.汗水染成千顷绿一代桃李谱华章

(3)B共2分

(3)试题分析:这道题语境选择题。注意题干的要求是送给老师,表达感谢与敬意,AC两项对联不对称,对仗不工整。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郑夑《墨竹图题诗》)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仁”行世间

(2)示例:a爱亲人B爱他人C爱民众D爱万物(或A亲亲B仁民C爱物;或A血缘之爱B人际之爱C物我之爱)

(2)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图文转换中的表格题,①句意思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体现对亲人的爱。②句的意思是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体现了对别人的关心。③句的意思是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④句的意思是“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⑤句的意思是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都体现了对动物的爱。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3)示例:开展“仁”文化思想宣讲活动(或开展讲述古代“仁”人逸闻轶事活动,开展关于“仁”脉相承小论文征集活动,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举行“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等)。评分:第(1)题1分。第(2)题答对两方面得1分,答对三方面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第(3)题1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本题共4分。

(3)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谈感受的综合性学习题目。解答此类试题要围绕主题,写出如何能发扬“仁、爱”的建议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