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亦张亦弛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起有伏的,写文章也要讲究“亦张亦弛”。“张”,是指相对激烈的情节与场面;“弛”,是指相对舒缓的记叙与描写。蒲松龄的《促织》就是一篇张弛交错,波澜起伏的佳作。小说开篇就是一“张”:成名因交不出蟋蟀而被官府打得死去活来,想自杀了事。继而,又是一“弛”:成名因捉到一只勇猛的蟋蟀而得以生存。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名的儿子弄死了这只蟋蟀而投井自尽,这又是一“张”。小孩被打捞出来后,灵魂化作蟋蟀被父亲献于皇宫而拯救了全家人,这又是一“弛”。作品就是这样,矛盾冲突大起大落,形成了强烈的内在节奏,时而令人紧张,时而令人轻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采用“亦张亦弛”法,易产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但应注意情节起伏要为塑造人物、表达主题服务,而不能故弄玄虚。

【示例一】

我的足球梦

足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不爱足球的男孩算什么真的男子汉?我也是个足球迷,在学习之余,再没有比足球更吸引我的东西了。

记得一年前的那天,看了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的比赛,我难过得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到学校,上课时总是恍恍惚惚的,脑子里老想着昨天的球。天知道国脚是怎么搞的,最后三分钟竟被倒灌了两球,我看得心都凉了。下课后,和几个同学聊起来,大家都觉得好没劲。我的气一下子上来了,看别人踢球,自己干着急。为什么不能自己尝试一下?大伙儿也群情激昂,恨不能马上就去操场踢一场出出气。当时离直升考只有二个月时间了,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管得很紧,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都被取消了。以前我和球友一起凑钱买的小足球,早已让班主任老师“没收”了去。现在一激动,我突然萌发了去把足球偷回来的想法。

当天中午,据派去“侦察”的同学回来报告,办公室里空荡荡的,正是个“下手”的好机会。于是,我和另外几个男孩,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见那只久别的足球搁在屋角的书橱顶上。可窗下有一个老师正在写什么。我灵机一动,打了个手势,便和两个身材较高大的同学围了上去。

“老师,有一道题目我们不懂,请您……”三个人把那张办公桌围了个水泄不通,正好挡住了老师的视线。趁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时候,后面的几个机灵鬼早已把那只足球取了下来,换了一个预先捡来的破球,放到原处,来个“偷梁换柱”。哈哈,不费什么力,足球就回到了我们自己手里。

下午,第一堂是班主任老师的语文课,我心中忐忑不安,那球就藏在我的课桌底下,要是让他发现,那还了得。老师一进教室,我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与老师目光相接,我总觉得他镜片后的那对眼睛是很厉害的。大概这就是“做贼心虚”吧!

好容易大半堂课过去了,我稍稍松了口气。不料临下课时,老师突然宣布,下课后要亲自检查卫生。我顿时心里凉了半截,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在现在检查什么卫生?几个同伴也沉不住气,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看来只好冒险了,我暗暗打定了主意。下课铃响,班主席一声“起立”,靠窗的我趁大家纷纷站起,将球猛一下抛出去,远远落在教学楼前的草坪上。老师居然没发觉,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好险啊。

放学后,出了教室,我一口气奔向操场,将那球找到,就这样我们踢了有史以来最痛快的一场球。我还当即建议,成立一支球队,参加暑假里《新民晚报》杯足球比赛。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唤起更多的人来关心中国的足球。同时,我心里也暗下决心,不仅要踢好球,而且要考出好成绩,让老师、家长知道,踢球的未必都读不好书。

我有我的欣慰,因为我最后直升了高中;我也有我的遗憾,因为自己最终是不能成为球星的,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足球的感情。我想,总有一天,中国的足球是会走向世界的。

这是一个16岁的梦,一个中国男孩的梦。

【借鉴】

①亦张亦弛。本文通过记叙“我”与伙伴们为了踢球的一次难忘的经历,表达了“我”对足球的感情。文章对事件的叙述亦张亦弛,时紧时松。“偷球”的场面十分紧张,得球的心情十分轻松;藏球的情景复而紧张,即将下课而稍稍松气;检查卫生则又起波澜,趁机扔球却又“化险为夷”。由于作者的记叙张弛有度,因此文章波澜起伏,曲折生动,读者阅读时的心情也随之有起有伏。

②卒章见旨。本文大部分篇幅是记叙,最后两节进行了议论与点题,把文章的主旨直接告诉了读者,使人从作者的足球梦里感受到了一个16岁,少年的爱国热情。

【示例二】

快点放学吧

“怎么还不打铃呢?‘快点!快点!快点!!时间啊,你再走快点吧!!!”我的心老是那么想。而讲台上,几何老师依然不紧不慢他讲着课,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唯有我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因为朋友给了一张六点一刻的电影票。

嘀嗒、嘀嗒……”手表上秒针清脆的走声我似乎已听见。我的心中还是那几个字:“快!快!!快!!!”讲台上,几何老师依然在讲着,而我的心却总是在想着电影。

“五点半了,几何老师,你怎么还在讲呢?我早就会做了,你怎么还没讲完呢?”我的心依然在想着。

猛地,几何老师放下书,我眼睛一亮:嘿,马上就完!可是老师又拿起了粉笔:“下面我再做一遍……”

唉!我又叹气,大白天做梦,看来今天老师不讲到六点钟是不罢休的。手表的走动声再次震动我的心,决不亚于12级大地震。唉!老师,你快点吧!时间啊!你再慢点吧!我不知怎的,又想让时间走慢点。

“好,下面布置一下家庭作业!”我的眼睛又一亮:哈哈!总算老天有眼,刚才祷告老天的那几分钟没有白废。几何老师啊,你真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下次评选先进教师,我一定投你的票。因为现在才刚刚五点三刻,还有希望。

可是,又一声:“陈庆东,上次作业你有几题做错了,是班上错得最多的,把本子拿出来我讲给你听!”忽地,我似乎遭到电击,这话语就像一声霹雳,震得我眼前一黑,几乎要瘫了下来。唉,还是去订正吧!到底是学习重要啊!

我拿着作业本进了办公室,老师的讲解哪里听得进去。还好,一会儿,老师就讲完了。我稀里糊涂地答了一声:“晓得了。”便走出了办公室,连忙挽起袖子,一看,啊!已经六点零四分了,电影没希望了。我拿起了票,说了声:“哥儿们,看不成啦!”可是我这么一翻腾,忽地又高兴起来,老天啊!你真好,明天我买猪头祭你。唉,我的眼睛怎么看花了呢?害得我半堂课都没听进去,因为电影票是明天的,全怪我看花了眼……

【借鉴】

①亦张亦弛。本文细腻地描写了盼望下课的心理活动,行文亦张亦弛,跌宕有致。文章开头部分写出了"我”盼望下课的急迫心情,为下文作了铺垫与蓄势。直至几何老师放下书,“我”的心情稍为松弛。不料,“老师又拿起了粉笔”,“我”顿时又变得十分焦急,而后,老师开始布置作业,意味着已临近下课,“我”的心情转为喜悦。然而,老师又喊“我”上办公室,“我”眼前复又一片黑暗。作者将盼望下课的心情写得时而紧张,时而松弛,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②柳暗花明。文章结尾处写到时间已晚,看电影无望;不料作者却又奇峰突起,写出因看错了时间,这只是一场虚惊,使事情的结局出人意外,急转直下,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全文作结之处,又生出一片波澜。

六、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量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又用杨柳、桃李同松树作对比,补充说明松树“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转,点明题旨说:“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原来此篇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的主旨。这篇文章正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示例一】

一分钱

暑假前的一天中午,我从学校领到了暑假作业,便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往家走去。一边走,一边暗暗埋怨:老天爷真是存心跟我过不去,这么热的天,竟不来一丝风,那滚烫的太阳晒得我就像浑身脱了一层皮,头也昏沉沉的,嘴里干得火烧火燎似的。唉,这时要能有一支雪糕解解渴,该有多好啊!

我正想着,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人民广场对面的一家冷饮店。我就像一个人好几天没能喝水而一下子看到了清凉甘露似的,兴奋地急步跑进店堂。在店里的冷饮柜前,站着一个年纪大约八九岁的小女孩。她由于人太矮小,只好踮起脚跟,吃力地把手里的一把硬币放到冷饮柜上,一个一个地数着:“一,三,……,十三,十四!哎,怎么只有一角四分?”她像是在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接着又重数了一遍,还是一角四分。她有点懊丧地收起了硬币,喃喃自语:、‘一支雪糕要一角五,钱不够不能买了。”我一直注视着这个小女孩,望着她噏动着的小嘴,我想给她一分钱。可是当我把口袋里的钱一数,正好一角五分,只够买一支雪糕。我想要是把一分钱给了她,那我自己就买不成了。哎,天这么热,嘴巴又干得要命,吃根雪糕该多解渴啊!小女孩自己的钱不够,只好不吃,这和我有什么相干?

我慢慢地伸出手,把这一角五分钱递给营业员,可是当我的目光又一次接触到那张可怜巴巴的小脸,我的手不觉有些颤抖了……“啪!”手中的一枚一分硬币不由自主地落到地上,滚进了冷饮柜头的底部。我稍一愣神马上清醒过来。冷饮柜很深,要想找回这一分钱是困难的。我懊丧地抽回手,在衣袋里找着,想再找出一分钱,可是……

正当我心急火燎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一个清脆而怯弱的声音:“大姐姐,你想买雪糕,钱不够吧?”我低头一看,正是那个小姑娘。我心里倒有些好笑,现在你、我真是同病相怜呢!我朝她微微一点头,她却忽然不好意思地把手伸向我,在她的白嫩嫩的小手上,竟托着一枚闪光的一分硬币:“大姐姐,你用吧。我想买支雪糕,钱也不够,现在我把这一分钱给你,你就能吃上雪糕了。拿着吧,我知道你一定很想吃一支雪糕,拿着吧……”

我久久地呆立在那里、默默地凝视着小女孩手中的一分钱,心中涌起一种难以形容的感情,我毅然从她手中接过这宝贵的一分钱加上我自己的钱,买了一支雪糕,塞到小姑娘的手中,然后大踏步地走出了冷饮店。

太阳还是火辣辣地当头照着,虽然我没有吃上一支雪糕,可是心里却涌起一股甜蜜蜜、凉丝丝的清泉……

【借鉴】

①铺垫蓄势。作者一开篇就写“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返家,又以“那滚烫的太阳晒得我就像浑身脱了一层皮”、“嘴里干得火烧火燎似的”两个形象的比喻,突出天热、口渴的感受,这就为引出后文买雪糕一事作了很好的铺垫。这种写法,能蓄积气势,突出后文所写之事,同时也显示了构思的巧妙。

②巧合妙联。“我”原来正好有一角五分,够买一支雪糕。当“我”的目光又一次接触到小女孩懊丧而可怜巴巴的小脸时,“我”的手不觉有些颤抖了,随着“啪”的一声,“我”手中的一枚一分硬币滚进了冷饮柜台的底部。于是“我”钱不够,也不能买雪糕了。这固然是一个巧合,可是这一巧合却推动了事态的发展,引出了小女孩送我“一枚闪光的一分硬币”让我买雪糕的事,从而展示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心灵。

【示例二】

一场紧张的足球赛

10月18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座无虚席。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亚太区预赛决赛——中国同科威特之役,战幕就要在这里拉开。全国城乡亿万男女老少坐在电视机旁观看,守在收音机旁收听这场足球赛的实况转播。我们全家三代六口人,也早早地坐在荧光屏前。

赛前,爸爸告诉我们:小而富的科威特,足球风行全国。科威特队是去年亚洲冠军队。它曾在奥运会上踢平世界冠军捷克队。来华前,科威特队又以2:1征服了前不久以1∶0胜过我们的新西兰队。此次来华,好比离弦之箭,势不可挡。占卜胜负,鹿死谁手?一般人猜测,科队将稳操胜券。然而,我们足球健儿并未因败于新西兰队而气馁,也没被科队气势汹汹所吓倒。

裁判鸣笛,战幕拉开。双方拉锯,你来我往。我们的脉搏随着中国球星的奔跑而跳动,热血随着中国队的攻守进退而涨落。开战不到三十分钟,带伤上阵的中国队灵魂——容志行不负众望,在科队门前乱军之中,眼明“头”快,头攻破门,首开纪录。这时,观众席上欢呼声席卷运动场,人们向容志行致敬。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如骏马纵横驰骋。科队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强手,立即频频发动反攻。几分钟后,科队大兵压境,我方门前险象丛生。在禁区混战中,我方一队员不慎以手触球,被罚点球。在一般情况下,罚点球是十拿九稳的,更何况科队主罚此球的16号队员是以罚点球破门率最高而著称的,因而更是三只手指捏田螺——笃定了。一旦破门,1:1,战局拉平,我队前功尽弃,势将不利。到底能不能守住此球,全系于我方门将李富胜了。这时候,沸腾的运动场哑然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睁大眼睛,为李富胜捏一把汗。我和表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座椅,弓着身子,好像要帮李富胜守门一样。人们注视着李富胜,李富胜则紧盯着对方的16号。裁判鸣笛,只见科队16号用脚往左虚晃一枪,造成假象想诱李扑个空,随即飞起一脚,向右一个猛射。此球又刁又急。说时迟,那时快,李富胜像压紧的弹簧突然松开,纵身一个鱼跃,把球稳稳接住。轻快、优美的动作使人们惊呆,眼睛一眨之后,仿佛从难以置信的梦境中醒来,才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好!长城守住了!国门守住了!连科队16号队员也在木然一刹那之后,主动跑上前紧握李富胜的手,表示祝贺和叹服。多少人的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中国——中国”的欢呼声在夜空中回荡,“中国万岁”的旗帜在万人丛中挥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上半场结束前,我方为扩大成果,乘胜追击,由古广明接另一队员的一记妙传,重炮中的,终于以2:0结束了上半场比赛。

下半场,科队为扭转败局,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攻门。而我方十一名队员斗志昂扬,奔跑积极,动作迅速,攻守兼备,使科队的进攻一次又一次遭到挫败,科队转败为胜的希望落空了。终场前,我方又一次全线出击,冲破对方重重防线,过五关,斩六将,直捣“黄龙”,终于以3:O结束了这场扬眉吐气的战斗。

“3:0”,不是一场普通球赛的战果,而是一曲振兴中华的凯歌……

【借鉴】

①铺垫蓄势。本文有两处铺垫。一是爸爸对科威特队的介绍。科威特队是去年亚洲冠军队;它曾在奥运会上踢平世界冠军捷克队;来华前又以2:1征服了前不久以1:0战胜过中国队的新西兰队。这些介绍勾画出科威特队的强手形象,它为中国队最终以3∶0战胜科威特队作了极好的铺垫。二是对科威特队中以罚点球破门率最高而著称的16号队员所作的介绍,以此为中国队李富胜的稳稳接住球、成功守门作铺垫。由于两处铺垫蓄积了气势,从而突出了后文所写的中国队以3∶0战胜科威特队的辉煌胜利,并显示了这一胜利的来之不易。

②详略有致。全文记述中国队以3∶0战胜科威特队的一场紧张的足球赛。但作者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写得主次分明,详略有致。这场足球赛的重头戏在上半场,所以作者详写上半场而略写下半场。写上半场也并非平均用力,而是着重记叙了三件事:先概述容志行头攻破门、首开纪录的不负众望之举;随即详细描写科威特队16号队员主罚点球,中国队门将李富胜纵身一个鱼跃、稳稳接住那又刁又急的球的极为紧张的过程;接着又以几句话简略交代中国队古广明重炮中的,扩大了战果。由于主次材料安排得当,文章显得详略有致,繁简适度。

七、对比叙写

对比叙写就是指写作中把两种人或事物或两种情况摆在一起以显示出事物之间差异的方法。

对比叙写的第一种形式,是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可以使双方互为衬托,美的显得更美,丑的显得更丑,善的显得更善,恶得显得更恶。

对比叙写的第二种形式是将一个事物一个人物一种景物前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例文一】

《等待》

“到底怎么了?怎么还不来,急死人了!”寒风中我蜷缩着身体,不停地抱怨着。我开始后悔,不该答应和爸爸来置办年货,要是在家呆着该有多好啊!

“等急了吧,嘿嘿。”不知什么时候,爸爸悄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掉头没有理他,大步走向他的摩托车。

“生气啦,咋不说话呢?”

“我快冻死了,你怎么才来。”我指着潮湿的裤脚嘲他大吼。爸爸急忙放下东西,笨拙地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裤脚。那一刻,我有点懊悔刚才粗暴的行为。

“走,我们去买条新裤子,然后你去洗个澡,反正我们不急着回家。”他立刻拉起我的手,走向对面的服装店。他的手是那么地凉,我想他一定是忘了带手套了。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生怕我在结冰的地面摔倒。

“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让你去洗个澡吗?”他不解地问。

“里面的人太多了,明天和妈一块来吧。”“那不行,明天还会有雪,你这样会感冒的。快去,我在这儿等你,我们不急着回家。”我只好转身又走进了浴室。

终于洗完了,走出浴室时吃了一惊,天已经有点黑了。我慌乱地找着爸爸的身影。在小院的廊檐下,爸爸坐在那里居然睡着了。我开始懊悔听了他的话。摩托车上已经落了一层雪,爸爸的脚上也落了一层雪,不知道会不会渗到鞋里。我轻轻地弯下腰,为他拂去头发上的雪花,他却立刻被我惊醒了。

“洗好啦。哟,天都黑了,快回家吧,你妈该着急了。”

“爸,冷吗?在这里睡觉冷吗?”

“没有啊,我没睡,这不,你一出来我就知道了。”他一脸错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起身擦拭车上的雪。我站在他身后注视着,不知不觉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我怎么忘了,爸爸从打工地上海,一路辗转,今天早上刚到家;我怎么忘了,路上为了省点钱,连一顿热饭都舍不得吃;我怎么忘了,他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我。而我却做了什么,只知道抱怨,就因为等了一小会。

他的等待远远大于我,他对我的关爱远远远大过自己,他的爱也远远大于我。这么多年的不等号,我却从未发现。爸爸,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把不等号改为等号,让我来呵护你吧!

【评】文章着重写了两个情节,我等爸爸和爸爸等我。我只等了一小会就怨声载道、叫苦不迭。爸爸等我等到了天黑,在冰天雪地里睡着了,可是却无怨无悔。两相对比,我的没有耐性、抱怨、粗暴的自私与父亲的耐心等待、没有怨言、充满关爱的无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使我幡然醒悟,发出了将来要呵护父亲的美好心愿,写出了“我”性格成长变化的轨迹。

例文二

品味时尚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就像飞鸟划过整个头顶,就像牧童吹着那悠长的笛,就像整个山坡开满了鲜艳的花却又迅速枯萎。我知道忧伤与寂寞又一次占领了我的心房。

自从于偏僻的小村考到这个繁华的城市,我不止一次感到寂寞。本以为开了花就会结出硕大的果,本以为下过雨就会有彩虹,本以为走出小村前路就会平坦无阻。这么多的本以为蕴含着我对于未来生活的无限希冀,就像火红的铁块经现实的冷水一淬又变为了冷色。

我在这个城市的学习并不很顺利。同学们都很好,只是我总是感觉自己像个异类。时尚的他们光鲜动人,风风火火,而我?呵,还属于八九十年代未经造化的呢!我开始冷静地观察着,时尚原来如此:这里的夏天,女人比男人穿得少。同学说,“真时尚!”这里的青年,有些人的头发比家里老母鸡的颜色还要黄。同学说,“时尚,帅!”这里的蔬菜,小瓜比村里的肉还贵,同学说,“绿色食品,时尚健康!”……呦,时尚原来如此,赶明儿回去让妈妈补丁别补了,这里有个洞才时尚呢!

说这话,我心里有点酸,同学们有些话又现了出来,什么“菜鸟”、“虾米”之类的我不甚了解。说“菜鸟”是时尚,那我告诉你,想当年我在村里上树掏鸟蛋、下河摸河蚌别提多“酷”了!可这些,都是冷暖自知,他们不屑,我只能自我消遣。每每听到他们谈论什么游戏球赛之类的,我都静静地跑开。他们的“时尚”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也许就不该忧伤,这些时尚又与学习何干呢?即使外表老土,心灵时尚就够了。

想到这里,我又释然起来。时尚不过如此,经过我细细品味,还是咱们原先农村好啊!“农村生态游”已成时尚,我估计我以后也就成时尚了。所以品味时尚,毋须忧伤嘛。作为一个少年,我相信未来也许是最真的、最值得追求的“时尚”吧!如此一番,品味时尚,颇有收获。

【评】这是一篇充满机智和才情的优秀文章。作者以“乡下人”的身份,用满含迷惑、忧伤、自信的眼光来审视、“品味”城市中光怪陆离的时尚,在城市和乡村、文明与落后两个互为参照的世界的对比中,表达了自己对时尚的感觉和理解。文章语言优美纯净,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得比较自如。

八、镜头剪辑

镜头指影视所拍摄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剪辑用于写作,指选取一组生动的画面来表现一组生动的画面表现主题。此类文章是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段、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这种又被人们称为“冰糖葫芦式”结构,由于其形式新颖,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评。

【例文一】

我最喜欢的学校

我最喜欢的学校莫过于我的母校了。且不说母校的依山傍水,也不说她的花木繁荫,单就那至今仍回响着我们一串串笑声的教室,记录着我们一行行脚步的操场以及映照着我们一次次活动的路灯,多无不引起我的回忆,无不勾起我的事情深情……

课堂笑语

我在课堂内究竟发出过多少次笑声,连我自己也觉得多得不可计算,印象最深的也随手可举。记得那次英语课,那位既让我们尊敬又让我们害怕的英语老师让我的同桌起来回答问题,她慌忙之中说错了一个字母,竟把“我们坐轮船去旅行”说成了“我们坐绵羊去旅行”。教室里“轰”的一声,差点笑破了肚皮。英语老师圆睁着眼,脸都红了,我看他那是忍住笑憋的。同桌也笑弯了身,那情景真是回味无穷。英语课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令人激动的比跳绳、跨木马的体育课和读诗歌、讲故事的语文课了。

师生浓情

“师恩难忘。”这话一点也不错,母校处处浸透着师生浓情。

初二快结束时,已是炎热的夏天。那天天气闷热,我中暑了,听着听着课,一阵恶心,把肚子里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并且还溅在了邻桌同学的新皮鞋上。老师马上停下话头,掏出钱来,让同桌扶我去医务室。校医连忙问这问那,打针吃药……等我回到教室时,教室里干干净净的,我吐的那堆脏东西全都不见了。

多好的老师,多好的同学啊!

节日欢歌

每逢节日,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今年元旦,下了一场雪,可丝毫没影响我们开晚会的情绪。同学们一个个又唱又跳。擅长表演的同学演出了一个个令人捧腹的小品;口才好的同学朗诵了一首首精妙的诗歌:气氛比那熊熊烈火还热烈!

母校啊!我喜欢您!纵有李白杜甫文思,也难写出我对您的喜爱之情;纵有齐白石的

丹青妙笔,也描不出您风姿绰约的神韵;纵有贝多芬的音乐造诣,也奏不出您在我心中激起的旋律。母校,我喜欢您,您是我最喜欢的学校!

【讲评】

起语不凡的开头和与之呼应的结尾。开头运用排比,增强语气,深化读者的第一印象。结尾又用优美的排比句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小标题设置新颖,基本上都扣住了中心,不仅突出了中心,而且层次清晰。详略得当的剪裁和讲究修辞的语言。

例文二

奶奶的口头禅

“这时代我是跟不上了。”这是奶奶的一句口头禅。

一天,爸爸下班回来,说要全家一起去饭店吃饭。奶奶自然不同意,说:“在家吃点儿就行了,浪费那钱干什么?”爸爸说:“现在生活好了,花两个钱儿算什么?”“奶奶,走吧!走吧!”我拉着奶奶的胳膊,又把那套死缠硬磨的功夫使了出来,可奶奶就是不同意。唉,一顿美味佳肴就这么从我嘴边儿“溜”走了。我急得乱蹦乱跳,可还是无济于事,只好在家吃了。吃饭时,奶奶见爸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怎么啦?不爱吃吗?”爸爸吞吞吐吐地回答:“爱吃。妈,我……我想辞职。”“辞职?”我和奶奶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爸爸放下碗筷,说:“不错!虽然单位里月月能保证开资,可那么几百块钱怎么能养活5口人呢?我想,辞职以后干地板加工,虽然风险大,可挣钱多啊!”奶奶说:“不行,虽然厂里工资少,可这里铁饭碗啊!”爸爸坚持说:“我已经写好了辞职书,明天就给领导送去。”奶奶听了,还想说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她放下碗筷,站了起来,叹着气向卧室走去,边走还边说:“唉,这时代我是跟不上了。”

一波还未平息,另一波又起。在一个晴朗的下午,爸爸端着一盆吊兰,吹着口哨,迈着四方步回来了。进屋以后,他就端着吊兰给奶奶看,说:“妈,您看这花儿怎么样?我费了好大劲才买到的,而且才花20元钱。”奶奶惊讶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啥子?草也有人买?20元?草也值20元钱吗?”“这是吊兰,不是草,它是……”不容爸爸再说,奶奶已经气得脸都发红了,她抢过话头说:“我看你是有钱没地方花了,烧的。”说完,奶奶转身走进了厨房,嘴里又念叨着:“这时代我真是跟不上了。”

虽然奶奶看不惯我们的某些做法,但在我们的影响下,她的老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家的21寸彩电已经该“退休”了,爸爸早就要买一台29寸纯平的彩电。这天中午,爸爸叫人抬进屋一个大箱子,奶奶好奇地问:“这是啥子东西,这么大的个儿?”爸爸神秘地一笑说:“等一会儿您就知道了。”过了一会儿,爸爸把箱子拿掉了,把插销也插好了,然后一摁开关,吓了奶奶一跳,她后退几步,一下子坐在沙发上。可不一会儿,奶奶就被电视里的精彩节目吸引住了,连饭也不吃了。她笑呵呵地说:“以前是光听声儿,瞧不见人儿;后来就看见了人儿,可人都是黑白的;现在不仅有了颜色,还跟看电影似的,我想以后或许还有香味呢……”奶奶的一席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奶奶又感慨地说:“这时代我是跟不上了。”

现在,奶奶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守旧了,有时比我们还解放,这都应该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啊!

【评】

本文用奶奶的一句口头禅将发生在家里的几件事串连起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可见,选材有代表性。

文中的人物语言,特别是奶奶的话,既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又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对塑造人物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爸爸的语言也较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