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都雄起,发展的更是特别好,因此外面的红灯酒绿的大城市更是人们向往的天堂,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受伤是难免的,大家都知道在工作所受得伤,被称为工伤,那么大家知道建筑公司违法发包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吗?今天就有的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首先小编给大家说一篇事例,某建设工程公司承包了A市地铁的隧道工程,并将旋钻业务分包给无用工资质的个人黄某。黄某雇请陆某进入工地负责操作钻机,由黄某直接发放工资。不久,陆某在施工时腿部被砸伤。因黄某无赔偿能力,陆某遂提起仲裁,申请确认其与建设工程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建设工程公司认为,公司对陆某既不实施管理,也不发放工资,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陆某则认为,建设工程公司将工程违法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黄某,该公司才是实际的用人单位。那么,建筑工程中无用工资质的个人承包项目,其雇用的劳动者能否主张与发包方建立劳动关系?陆某因工作受伤,责任应当由谁承担?

针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专门作了相应的解释。法办【2011】442号《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9条规定:“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给实际施工人,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请求确认与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这也就是说,即使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分包给无用工资质的个人,个人所招用的劳动者也不能以此要求确定与建筑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为了论证这一结论,最高人民法院在《对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9条作出进一步释明的答复》中进一步明确:“我们认为,承包人、分包人或转包人违反了《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不能为了达到制裁这种违法发包、分包或者转包行为的目的,就可以任意超越《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强行认定本来不存在的劳动关系。”因此,本案中,陆某请求确认与某建设工程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是不能得到法律支持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陆某的劳动权益就得不到保护。《劳动合同法》第94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践中,个人承包经营者(也就是实际施工人)往往没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足够财力,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在劳动者遭受损失时,承包人、分包人或转包人是要承担民事上的连带赔偿责任的。因此,如果黄某拖欠陆某的工资,陆某可以要求建设工程公司承担连带支付工资的责任。

当劳动者遭遇工伤时,发包方更无法逃避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14〕9号《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第4款规定,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第7条也规定:“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根据上述规定,陆某在工作当中受伤,属于工伤,由于黄某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建设工程公司应当为陆某申报工伤,并承担与工伤保险相关的赔偿义务。建设工程公司拒绝申报工伤,陆某也可以直接以建设工程公司为责任主体,申报工伤。

根据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建筑公司违法发包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