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路上,经常会有路人拉住我们,让我们帮忙填一份调查表,而调查表上只需要填写电话号码,个人工资或者地址等等,也有很多商场、美容院或者药店,都有推出个人会员卡活动,一般来说,个人会员卡除了要填写电话号码以外,连个人身份证号都要一并填写上去,对我们而言,可能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殊不知这个举动可能已经泄露了我们自己的个人信息,那么,个人信息泄露更容易侵犯姓名权吗?侵害人格权违反哪些法律及维权方法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

第二,201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个人信息或者个人数据是可以识别公民身份的一种文字信息,包括个人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个人电话号码、医疗记录、人事记录、照片或者身份证复印件等等,这些信息都是可以单独与其他信息进行对比,来区分识别公民的信息。

第三,如果个人信息泄露,也就是公民的身份信息泄露,所以他人想要侵权,可以说是相当容易的事,这也就是有人说,为什么我要还款,我明明没有贷款,或者说我的信用怎么受损了,我明明什么也没有干,这些其实都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被他人非法使用而导致的后果。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个人信息是象征着公民身份的一种文字信息,保护好它也就是保护公民自己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