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作为净水工艺的最后一道处理工序,在保障饮用水安全上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应用于水质消毒的主要方式有投加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及紫外线消毒等。那么次氯酸钠污水处理优势是什么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对于难生物降解或者对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次氯酸钠较生物处理方法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势。次氯酸钠不仅可以迅速灭活二级出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等细菌,而且对于有着稳定化学结构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也可以表现出较好的氧化效果。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可以水解产生HOCI,HOCI不仅可以与-c=c-作用,而且对苯环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同时可以氧化铁、锰等无机金属成色离子,而水中色度一般认为是由-c=c-、苯环物质及金属离子等引起的,因而次氯酸钠具有良好的脱色能力。

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深度处理工艺中的消毒药剂,可以提高ss、TP、色度以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可能性。同时,次氯酸钠与深度处理工艺中的混凝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可以减小彼此的投加量而达到*的效果。因此,次氯酸钠以其很强的氧化能力而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消毒中。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工业级的次氯酸钠溶液,即有效氯含量在10%左右。工业上制备次氯酸钠一般采用液碱氯化法。将一定量的液碱加入适量的水,配成30%以下的氢氧化钠溶液,在35℃以下通入氯气进行反应,待反应溶液中次氯酸钠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制得次氯酸钠成品。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l2-NaClO+NaCl+H20

因此,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里面会掺有少量的液氯和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