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老年人的骨折发生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是因为年龄增长导致的体能下降,身体灵活性和、衡感变差和骨质疏松,尤其是肋骨骨折很常见,所以说对其严重的肋骨骨折患者需要及时治疗,使用固定夹板已经不管用了,需要手术治疗,那么肋骨骨折最佳手术时间是什么时候?

单纯从骨折的角度来考虑,最好在骨折后2至3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很有可能在骨折的局部产生骨痂(通俗的解释也就是新生的不成熟的骨头),给以后的手术治疗带来不便,比如说术中复位困难等。

如果软组织条件比较差的话肯定会影响手术,因为软组织坏死降低了局部的抵抗力,极有可能难以承受手术带来的二次打击(手术将皮肤和肌肉等切开和分离对局部组织也是一种打击),而且坏死的组织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一般来讲,要等到局部软组织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状态才可以进行手术。

骨折及早到医院就诊

在老年患者中,由于骨质疏松,轻微的外伤都可能会造成骨折。由于老年人往往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功能下降等疾病,一旦骨折就可能造成已病变的器官发生进一步损害。因此,陈平波建议,老人在摔倒之后,有类似骨折的症状时,尽量在1-6个小时的最佳治疗时间内,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不能及时就医时,要注意自救。

对于自救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陈平波说,首先,骨折后不要轻易拉、捏,以防造成肢体再损伤。其次,受伤后不要紧张,拨打120,找有经验的医生。可用夹板、棍棒等物品对肢体受伤处进行固定和急救,防止因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

骨折临时固定应包括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对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穿出皮肤)必须先行止血、包扎,并进行消毒,再固定骨折肢体。固定的材料可用绷带、棉垫、木夹板等。如果是在野外,可采用树枝、纸板、雨伞、衣服、腰带等代用品。

固定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加棉垫、衣物等衬垫,防止皮肤受压损伤;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循环。如出现指、趾苍白、青紫,肢体发凉、疼痛或麻木,应立即检查原因,如为缚扎过紧,需放松缚带或重新固定。

所以说肋骨骨折最佳手术时间上面对其详细的进行了讲解,让大家知道了肋骨骨折最佳的手术时间,还需要对其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多加了解,就是最好的选择,这里可以了解肋骨骨折该如何正确急救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