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包括谷物、饲草和青贮饲料均可发现霉菌毒素。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

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是世界性的问题,霉菌大多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青霉属为28℃左右,镰刀菌一般为20℃左右,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时即可发芽,温度高于49℃时霉菌会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危害

1.养禽业:种禽摄入霉变饲料容易出现产蛋下降、受精率下降、孵化率下降;子代生长不良,发生肠道综合症且难以控制。肉鸡摄入霉变饲料后,机体容易出现腹水、肾肿、生长不良等症状,还会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容易诱发新城疫、传支、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临床难以控制。

2.人类健康:霉菌毒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霉菌毒素已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影响到人类健康。畜禽食品被污染后,人食用会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出现致畸、致癌、致突变。

今天小编对食品中霉菌毒素危害有多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霉菌毒素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