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湿、高温条件下,玉米常常是霉菌生长和繁殖的基质,使之产生霉菌毒素。若给家畜、家禽饲喂被产毒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畜、禽产品也会被污染;一旦动物产品被污染,毒素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畜、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防止谷物和饲料被霉素菌污染问题不能等闲视之。

玉米霉变后会被霉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所污染,如: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毒素等,这些霉菌毒素化学及物理稳定性强,耐高温、耐持久、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处理,因此简单的处理加工及烹饪很难消除霉菌毒素对畜禽和人类的危害。下面小编带您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毒素。

1.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

2.F2毒素主要由粉红色镰刀菌产生,热处理不能破坏此毒素。

3.T-2毒素主要由三线镰刀真菌产生,对猪、乳牛、家禽和人都有危害。

4.赭曲毒素主要由曲霉菌产生,可以造成动物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哺乳动物的肝脏及肾脏受损,尤其对猪和人危害更大,造成母猪流产和产仔重偏轻。

5.呕吐毒素是最常见的镰刀霉毒素,高温处理完全无法破坏它。

今天小编对玉米霉菌毒素分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霉菌毒素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