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剂的原理通常是吸收多余水分或者附着在颗粒表面使其具有憎水性。那么食品抗结剂有哪些呢?

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5种。其中亚铁氰化钾在“绿色”标志的食品中禁用,一般食品中其加加入量限为0.01g/kg。

各类抗结剂具有各自的物性,例如硬脂酸钙的润滑作用十分优异,而二氧化硅、硅酸盐和TCP的润滑作用就较差,甚至添加这些抗结剂反而会使主基料的内摩擦力稍有提高,硅酸盐类的抗结剂通过提供阻隔主基料颗粒表面的液桥的作用来达到抗结块的效果。所以,所选用的抗结剂种类只有与主基料颗粒物性相适应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很多人不知道抗结剂有什么用?抗结块作用外,有的还具有其他作用,如硅酸钙及高岭土还具有助滤作用,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有乳化作用等。而且除亚铁氰化物的ADI值有所限定以外,其余品种的安全性均很好,ADI值均无需规定,尚可根据需要予以适当发展。食用过多的抗结剂是很危险的,现在国家有食品安全检测仪,可现场分别定量检测出食品中50个参数。想要了解生活中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