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因为小麦含有丰富的营养,当所处环境的水分、温度等各种条件合适的时候就会发霉。

1.水分:储粮环境的水分条件,包括大气湿度、仓房湿度、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其中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对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65%左右,控制环境的水分条件,保持干燥,是粮食防霉的首要关键。在小麦安全水分的状态下(水分含量11.5%),微生物没有生长和代谢活动的条件。

2.温度:大部分霉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0—28摄氏度,当温度小于10摄氏度,大于30摄氏度大多数霉菌生长很慢,零摄氏度以下几乎不会生长。

3.气体成分:当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达80%时,几乎可以抑制全部霉菌的生长。在粮食储藏中,氧浓度控制在0.2%~2%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80%,是气调防霉的有效剂量。

今天对小麦霉变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发霉的食物还能吃吗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