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最终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这也就是大学生杀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减少大学生杀人犯罪都有哪些途径?接下来给大家详细总结一下。

减少大学生杀人犯罪的途径总结如下;

一、学校途径,包括:1、转变高等学校教育观念;学校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引导学生遵从应该遵从的价值取向,并且帮助学生养成朴素的道德情感,使他们懂得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明确自由的尺度规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2、改革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应该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对大学生有不良影响的因素。3、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4、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加强他们的性心理教育和性道德的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情,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5、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重视辅导员工作;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辅导员要以班级为单位,研究个案,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

二、家庭途径,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不要以为孩子考上大学后,家长认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心理负担减轻了很多。

三、司法途径,对于违法犯罪的大学生,要严格依照事实和法律,依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对犯罪人定罪量刑,依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追究其刑事责任,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做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相结合。另外,在法定范围内,适用刑罚时应尽量做到人性化。在法定的量刑范围内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即是否可以从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这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校园暴力知识,很高兴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