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学生杀人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什么受过多年学校教育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大学生杀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接下来请各位关注为大家提供的校园暴力知识讲座,相信大家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大学生杀人犯罪的原因分析如下;

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家里能够出大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骄傲。因此,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好坏,很多家长都对自家的“骄子”给予了过多的溺爱。有的父母不惜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设计舒适的环境。经济条件好的,更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而这种习性成为诱发他们心理疾病的病灶,导致他们产生性格孤僻、自控力差、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和疾病,有些还发展为暴力倾向和行为。

在加上高校出现管理问题或者教育观念出现偏差,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现在很多高校在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可现实中,这样的教育被教育工作者忽视了,重知识、轻德育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导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还有就是大学生自身出现了问题,尚没有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往往年轻气盛,自我约束能力差,感情比较脆弱、易冲动,缺乏对事件的正确处理与驾驭能力。在一定的突发事态刺激之下,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极有可能与他人发生冲突,容易产生偶发性犯罪。大学生犯罪中的伤害型案件多数都是起因于此。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小编会在下期的校园安全知识中为大家做详细总结,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