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通常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在X片胸片中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近年来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起病方式,症状以及X线改变均不典型,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症状及治疗有哪些?

1.症状少数有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年长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可先有短暂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寒战、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40~4l℃,面色潮红或发绀。胸痛、食欲减退、疲乏和烦躁不安或嗜睡,干咳,呼吸急促达40~60次/min,呼气呻吟,鼻扇,锁骨上、肋间隙及肋弓下凹陷等。早期常缺乏体征,多在2~3天后出现肺部实变体征。呼吸时胸痛,故患儿多卧于病侧。最初数天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症时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脑水肿而发生脑疝者。较大儿童可见唇部疱疹。

2.胸部体征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病程第2~3天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管性呼吸音,有时可闻啰音。肺部体征在整个病程中变化较少,但恢复期湿啰音增多。少数病例始终不见胸部异常体征。确诊须靠X线检查。

3.自然病程大多在病程第5~10天体温骤退,可在24h内下降4~5℃,低到35℃左右时,可见大汗及虚脱,类似休克状态。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可于1~2天内退热,肺部体征约1周左右消失。

病史特点各年龄组均可患病,但以年长儿发病较多;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饥饿、疲劳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治疗一般疗法可参见支气管肺炎治疗。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G或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青霉素低度耐药者仍可首选青霉素G,但剂量要加大,也可选用第1代或第2代头孢菌素,备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或万古霉素。青霉素高度耐药或存在危险因素者首选万古霉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青霉素常用剂量为5~10万U/(kg·d),或每天给60~l00万U或更多,分4次肌注或静脉给药。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静脉注射红霉素100mg/(kg·d),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治疗应持续1~2周,或完全退热后3~5天。如青霉素用药后2~3天病情未见好转,应考虑偶见的抗青霉素菌株而改用其他抗菌药物。可根据咽拭子培养出的肺炎链球菌敏感试验结果而改用其他药物。对表现感染性休克或脑水肿、脑疝的病例,应按感染性休克或颅内高压症所述进行抢救。对晚期就诊者必须注意较常见的并发症,如脓胸、肺脓肿、心包炎、心肌炎及中毒性肝炎,而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脓胸需穿刺抽脓。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症状及治疗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