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贝出去旅游,即要快乐享受美景,还要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我们需要知道在旅游中孩子最容易得什么样的疾病,该怎么去预防,一旦发生了怎么办?本文小编就来介绍旅行中宝宝常见疾病之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冷热病”,是一种周期性发作急性传染病,早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很相似,如发烧,头痛,疲倦等等,常常被忽略;发病数天后,典型疟疾有连续性或周期性发高烧、寒颤、头痛、腹痛、盜汗、恶心、呕吐等,尤其是恶性疟,严重者可见昏迷、谵语、脖硬、急性血管内溶血等会导致死亡。

疟疾临床表现:

疟疾主要为间日疟,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即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疼、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相当于肝细胞内的疟原虫发育成熟,裂殖子释入血流。但因周围血内的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

2、发冷(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此时体温多超过38C。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个小时,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5、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

疟疾诊断:

在夏秋有蚊季节和疟疾流行区,当发生原因不明发热时,应想到患疟疾的可能,有疟疾既往史的病人,当出现原因不明发热时应考虑再燃或复发之可能。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发作和在间歇期症状消失为临床诊断疟疾的有力依据,脾脏肿大体征也有助于疟疾的诊断。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秋季蚊虫肆虐,疟疾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成为疟疾主要危及人群。

疟疾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日常防护对宝宝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在旅游时,妈妈们要使自己的宝宝远离病症区,防止被传染。

2、在家里时,妈妈们需要定期对蚊虫进行综合治理,及时消灭蚊虫及其幼虫。

3、在户外活动时,需要给宝宝身体暴露的部分涂抹驱避剂,防止被蚊虫叮咬。妈妈们需要注意宝宝饮食及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宝宝接触病菌的可能性。

如果宝宝出现如皮肤变黄、嗜睡、癫痫或是肢端皮肤异常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治疗。

疟疾预防

要控制和预防疟疾,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部队进入疟区前,应及时做好流行病学侦察,针对疟疾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进行登记,管理和追踪观察。对现症者要尽快控制,并予根治;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或抗复发治疗。通常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一个月进行。凡两年内有疟疾病史、血中查到疟原虫或脾大者均应进行治疗,在发病率较高的疫区,可考虑对15岁以下儿童或全体居民进行治疗。治疗方法见表。

切断传播途径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量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事实上不只是宝宝,爸妈也都有可能患疟疾,因此,全家人都应注意防范疟疾,在饮食等方面多加注意。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儿童外出该注意什么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