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咳嗽后,第一反应就是要吃点这个药来缓解咳嗽,但实际上不咳嗽就说明病好了吗?其实不然。

有一些人乱用止咳药,会导致痰卡在嗓子里一直出不来。严重一些还会吸进肺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所以当你有痰的时候,如何正确使用止咳药,又该如何缓解症状呢?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来看小编为您汇总的资料吧。

为什么不建议吃止咳药?

因为治疗咳嗽最关键的是去除引起咳嗽的原因,比如消炎、抗过敏等等,单纯的止咳药是有的,甚至有些是带有镇静效果,有中枢抑制作用的,大多含有违禁成分的,药店里现在已经限制销售了,但即便是不限制,也不应该靠单纯的止咳药来止咳,特别是一些身体虚弱、年纪大的人,能咳嗽出来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可以排除吸进肺里的异物,而后者常常是他们生病甚至危及生命的原因。

一个人咳嗽不一定是坏事,一是他们本身体力尚好,尚有清除异己的能力,而咳嗽本身是对身体的自我保护。二是吸进去的异物,因为咳嗽的抵抗,还不太容易进入到肺里的,感染的机会因此比较少。

一旦不咳嗽了,并不意味着引起咳嗽的原因去除了,而很可能提示不仅异物不能排除,自身的体力也在下降,这个时候,不咳嗽甚至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预警。所以,当咳嗽没有影响个人生活的时候,可以先吃一些化痰的药物,或是去医院就诊。

一般的中成药,少有单纯止咳的,都会根据病情配伍着润燥、化痰之品,咳嗽初起,感冒初起,无汗发烧,咳嗽零散发作的如“通宣理肺丸”,干咳无痰的如“养阴清肺糖浆”,咳嗽痰稠难出的如“复方竹沥水”,咳嗽发烧吐黄痰的如“羚羊清肺丸”“急支糖浆”。

西药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保留药单,方便以后自己买药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止咳药最关键的作用不是止咳!竟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