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老年人常患有的一种疾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很多,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高血压病人千万不能熬夜。睡眠不好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可是个大问题,由于它会直接影响到血压的控制,导致血压波动不稳,高血压人群熬夜则更会雪上加霜。通常正常人的血压呈现白天高、夜间低的“勺型”变化规律,这样的人群在夜间睡眠时身体的各个器官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老年高血压经常熬夜会加重病情。

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夜间的血压会由于交感神经不能得到较好的休息,甚至由于失眠引发焦虑进而导致血压上升,轻易产生“非勺型”血压变化规律,这种状况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非常大。因此,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对睡眠质量高度重视,平时应尽量禁止熬夜,尤其是血压控制不稳定的病人以及老年高血压病人,更应防预熬夜引发的心脑血管等重症意外状况。

生活中高血压人群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能够彻底解决高血压,促进自身康复。

一、饮食要清淡

高血压病人不宜吃得过咸,因为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里面含有钠,过多的钠可引起人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使血压升高。因此,凡是高血压病人原则上都要吃得清淡一些。有些高血压病人改变了平时喜欢吃咸鱼、咸菜的习惯,改为低盐饮食后,血压会奇迹般地降至正常。此外,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内脏,。对于老年人,在烹调方面不宜采用油炸方式,因这类食品会增加脂肪含量。

二、心情要舒畅

俗话讲,“笑一笑,老变少”。实践证明,心情开朗、乐观的人较长寿。若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尽量减少情绪波动,这对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相反,如果你终日处于兴奋、紧张或忧伤之中,对鸡毛蒜皮小事耿耿于怀,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粘度增加,使原已升高的血压继续上升,诱发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三、劳逸结合

有劳有逸、动静结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合理休息(包括精神上休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内各脏器都已处于不同程度的衰老状态,更应注意休息。尽量争取午休,晚上早一点睡觉。晨起最好能散散步,若能到公园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打打太极拳或练练气功。

四、坚持适当的锻炼,科学减肥,保持正常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