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心肺功能会慢慢衰退,有一部分老人在活动后经常会出现气短、心慌等症状。而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殊不知老人气短可能提示多种心肺疾病,绝不能大意。一旦发生气短症状,要明确其性质,做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如何有效应对老人运动后的气短现象?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生理性气短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老人剧烈运动后会有气短、心慌等症状。只要休息片刻便可缓解,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的气短。生理性的气短一般没有其他伴随症状。气短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往往提示肺部疾病。气短是肺癌、胸腔积液等慢性病的前期表现,而逐渐加重的气短症状还是肺气肿病情严重的重要标志,比如,以前能爬三层楼,现在爬二楼就气喘吁吁,这就说明气短加重了,要及时就医。

气短伴心绞痛可能是冠心病。心脏疾病(冠心病)也是引起气短的重要原因。心脏疾病引起的气短一般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后出现,同时还会伴有心前区不适。如果长期有气短症状,并且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需要考虑心衰等严重疾病。更要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出现气短,首先设法使病人安静下来,可以轻抚病人胸部,再喝杯温水;气短的病人常常会张口呼吸空气,所以气管黏膜很易干燥,可用一杯热水,让病人吸入热蒸汽,湿润气道黏膜。值得注意的是,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要做好流行性感冒、花粉过敏等疾病的预防工作。日常要做到定时开窗通风,注意卫生,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老人运动健脑的好处有哪些?对老人健康有益的低氧运动有哪些?老人多揉腹可以保证身体健康?老人如何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夏季高温湿热怎样睡觉才能健康养生?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