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常见的传染病,所以我们应该多加注意这方面事情,那么在旅游的时候也会有这些传染病,我们应该怎么去注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怎样防范旅游中的常见传染病。

及时了解旅游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由于传染病大都具有季节性、地方性等流行病学特点,所以,旅游者出门前首先……

一、及时了解旅游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由于传染病大都具有季节性、地方性等流行病学特点,所以,旅游者出门前首先应掌握有关信息。当某地存在某种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如非必须,应终止旅游。就季节性来说,冬春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感和流行性腮腺炎等,而夏秋则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和霍乱等。就地方性来说,在热带和亚热带,登革热、黄热病、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较多;在性开放且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性病、艾滋病流行较广;而在水源缺乏、卫生状况较差的地方,消化道传染病较多;印度恒河三角洲历来是霍乱的疫源地,有“霍乱的故乡”之称。

二、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旅游者在出游前应根据上述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其最有效、简单的方法就是注射疫苗。目前,能通过疫苗预防的传染病有20多种,但究竟应注射何种疫苗应视情况而定,而且由于疫苗起效需一定时间,所以疫苗注射一般应在出游前一个月完成。有关细则可以在制定出游计划时咨询卫生防疫专家。

三、注意饮食卫生

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传染病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防止病从口入,应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少吃冷饮,不要轻易相信宾馆或饭店自制的瓶装水。吃水果应洗净削皮,在筵席上尽量少吃或不吃凉拌菜,不要食用变质的蔬菜瓜果。若饭店卫生状况不佳,最好不要就餐,可食用自带的面包、饼干或罐头,但罐头食品打开后要一次性食用,不宜存放。

四、防止昆虫叮咬

蚊子、跳蚤、虱子和蜱螨等吸血昆虫可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疟疾、黄热病、登革热、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恙虫病和出血热等,因此,在旅游途中应避免昆虫的叮咬。尽量不要在野外宿营。如确实需要,应有帐篷,身上涂抹有芳香气味的驱虫剂,并穿长袖衣裤睡觉。在蚊子较多的地方,入住的房间应有纱门、纱窗,晚上睡觉应挂蚊帐或点蚊香。要特别注意检查卧具是否卫生,有无跳蚤、虱子,若卫生状况不好,应改换卫生条件好的宾馆入住。

五、洁身自爱

淋病、尖锐湿疣和梅毒等性病是由不洁的性行为所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也可由性生活传播。在一些旅游地卖淫嫖娼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对“性旅游业”是默许的,旅游者应能经得起“美色”的诱惑,洁身自爱,以免受染各种性病。

六、常备药物(以口服为主)

1.抗感染药常用抗菌药有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氟哌酸等,可从中选择1~2种备用。抗病毒药可备用病毒唑、阿昔洛韦和板蓝根。抗疟药可备用氯喹、乙胺嘧啶和甲氟喹等,到疟疾疫区旅游者务必备用抗疟药。

2.解痉镇痛药:阿托品、普鲁本辛或颠茄片,用于胆绞痛、肾绞痛和胃肠痛的治疗。

3.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用于发热、头痛、四肢关节痛或牙痛的治疗。

4.止咳平喘药:咳必清、氨茶碱、舒喘灵。

5.其他:少量的抗过敏药和安眠药、皮肤消毒剂(碘酒、酒精)、驱蚊药(清凉油或风油精等)、体温计。

专家教你健康出游防病五招。

1、注意饮食卫生。

保持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购买卫生的食品,尽量不吃凉拌菜,否则肠胃炎等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2、随身携带药品。

可随身携带常用感冒药、腹可安、保济丸等及创可贴、万金油以及心脏病的急救药品等。

3、增强自身抵抗力。

按时进餐,多饮水,提前服一些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药剂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现在是秋季,北方地区天气已经转凉,而且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注意预防心脏病。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在此期间乘车,因为长途旅行易疲劳,加上环境嘈杂拥挤,易引起突发性心脏病、脑出血甚至猝死,一些还处于潜伏期的病人也可能会突然发病,所以应随身携带些防治药品。如发现心脏不舒服,可立即做深呼吸和大声咳嗽,以缓解病状。

5、坐车时适当活动。

较长时间乘坐车、船、飞机,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易引起双腿肿胀,腰酸背痛,头重脚轻,故要想办法把双腿抬高,并不时地走动。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上面有很多旅游准备知识,供我们参考与学习,大家别忘了订阅她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