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流传着一张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不少朋友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考的家庭理财的规划图,但是小编在这里提醒,这张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并不适合与每一个家庭。

这四个账户分别是:

要命的钱,用于短期消费,占10%;

保命的钱,用于保险保障,占20%;

生钱的钱,重在获得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占30%;

保本的钱,重在安全、稳定和长期性,占40%。

这个象限图流传于朋友圈和网络文章,小巴和其他几位朋友也都有印象。朋友B提出了一个疑问:这其中的比例是如何得出的?我们应该了解和学习的是其背后的基础逻辑。

小巴看了A转发的文章,又去网上找了相关的文章,都是说此图出自标准普尔,他们通过对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中产家庭调研后发现,这样一个配置比例对于中产家庭而言是最为合适的,能确保资产得到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但关于报告本身,小巴没有找到中文版本,无奈小巴只好用蹩脚的英文去Google上找,可惜不知道是因为小巴的英文太差,还是确实不存在英文原版报告,总之就是没有找到类似的研究报告。

小巴使用的关键词包括:Standard&Poor's(标准普尔)、S&P(标普)、familyassetallocation(家庭资产配置)、100,000families(标准普尔+10万家庭)、Report(报告)、Quadrant(象限)、FourQuadrants(四象限),将这几个关键词组合搜索,均未果。

朋友C就笑称,既然找不到原出处的报告,说不好就是国内哪个机构杜撰的。大家再一想,还真有可能。

*注:虽然找不到出处,也未必代表是杜撰的,此处为小巴及朋友的胡乱瞎猜,也有可能确是小巴检索能力不行呢。如果小伙伴们能找到原出处,欢迎给小巴留言

不过小巴觉得,这个象限图本身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尤其在家庭资产配置这个话题下,一个家庭的钱有很多不同用处,放在不同的账户中,专款专用,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便于制定好规划与管理。只是比例上,可能有值得商榷之处。

C便提议,既然思路是对的,那不如我们自己来讨论讨论,找一个合理的配置出来。

我们生活中的钱会用到不同的地方,有的钱会对当下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而有的钱则对未来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于是我们一圈叽叽喳喳议论下来,将原来的这个四象限稍微调整了一番,设立了紧急/不紧急和重要/不重要两个维度。所谓紧急/不紧急是指,这笔钱用不用对于当下生活就会有很大影响。所谓重要/不重要,则是指,这笔钱用不用对未来生活很有影响。

紧急又重要的钱应该得到首先满足

我们的房贷、车贷肯定需要首先还掉,如果我们房贷没有及时还,那第一个月出现逾期还贷,银行就会通知你赶紧还钱,如果还不还,他们就该找上门了,再不行银行就该给律师函了。

但这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尽管负债是一种给自己的资产加杠杆的方式,但它的压力应该在合理范围以内。我们可以以两项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资产负债比,一般而言30%-60%是合理的幅度,低于30%说明杠杆的程度太低,超过60%甚至70%意味着风险太高;月收入偿债比,以不超过40%为宜。

资产负债比=负债总额/总资产

月收入偿债比=月债务偿还额/月收入

第二,考虑到中国保险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因此保险的占比,在5%-10%已经足够,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不需要5%,像前文的“标普四象限图”中所说的,保险占比10%-20%,是偏高了。

紧急但不重要的钱不要多存

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需要得到基本保障,否则我们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我们应该至少留一笔马上能取现的活期存款和类活期存款,这笔钱的数量大概相当于3-6个月的日常生活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是,在这个账户中存了太多的钱,比如在座的朋友D,几乎所有钱都存在余额宝里,而其中大部分至少一年都不会用到。

余额宝目前的历史预期年化利率是2.5%左右,而最稳健的短期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比如3个月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也在4%左右,他完全可以将暂时用不到的钱拿去买理财,虽然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并没有提高非常多,但这是一种习惯和理财思路的改变。如果他再学习一些投资理财的知识,这些钱就可以投资到更有效率的资产上。

重要但不紧急的钱应该投入最多时间

当两笔火烧眉毛的紧急资金被率先使用后,再接下来考虑的就是不紧急,但是很重要的投资理财账户。很多人刚买了房子之后,房贷+日常支出已经月光了,就完全不在意投资理财的事,等到了收入增加之后,却发现对投资理财一窍不通,常常受骗。

更合理的方式是,越早投入时间越好。即便是很少的资金,也应该尝试去实践,这并非是鼓励大家去炒股,而是建议大家去学习各类资产的理财知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从一点一点开始买起,即便是亏钱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当手上的资金越来越多,经验也积累起来了,那么投资理财钱生钱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了。

另一种情况是手上已经有了一大笔钱,那么就需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将它们分配到不同的资产上,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比例。

不紧急又不重要的钱,看心情使用

还有很多消费,不会影响当下,也不会直接影响未来,但是仍然很有意义,比如旅行、购买奢侈品、听一听演唱会等等。

大部分情况下,不做这件事情,对于生活没有根本性的影响,做了也未必有绝对的收获,但我们还是会去尝试,甚至定期花一些钱,毕竟生活总是需要一些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