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股市行情预测2016年影响股市的因素有哪些?

一、宏观

1、央行:2016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7日至8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2016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探索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继续运用抵押补充贷款、中期借贷便利、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预期年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点评:中性。高盛表示,将人民币兑美元2016年底预期从6.60下修至7.00,2017年底预期从6.80下修至7.30。人民币贬值预期会导致更多资产有愈发强烈的冲动以美元方式计价为体现,所以央行在谨慎降息降准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多动用其他货币杠杆工具对M2的流通进行释放。

重点关注:人民币贬值预期概念会使出口企业中的化工、纺织,以及因进口产品失去吸引力而走强的汽车板块受到利好刺激。

2、数据:央行连续第5个月增持黄金

虽然国际金价下跌,但是也刺激了央行买盘。数据显示,中国央行上个月继续增持黄金21吨,连续第5个月增持,并且为至少5个月来最大增持幅度。

点评:中性。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减少的同时持续增持黄金,对外界的忧虑有安抚作用,一定程度缓解人民币贬值的忧虑。

3、数据:12月CPI指数同比增长1.6%PPI指数连续46个月下滑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涨1.4%,这是2010年以来首次回归到“1”时代;PPI同比下降5.2%。

其中,12月份CPI同比上涨1.6%,预期值1.6%,前值1.5%;12月PPI同比-5.9%,预期-5.8%,前值-5.9%,连续第46个月下滑,且PPI同比-5.9%已经持续5个月了。

点评:中性偏空。国泰君安任泽平称:综合考虑物价、PMI和外汇占款下降,通缩压力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仍大,货币政策继续宽松,降准降息可期。

4、数据:美国12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

美国12月非农就业人口+29.2万人,预期20万,前值21.1万人。此前的10月和11月就业人数总计上调5万;美国12月失业率5.0%,预期5.0%,前值5.0%。

点评:利空A股。美国12月非农就业人口大幅好于预期,且前两月非农数据均得到上修,坚挺的就业数据表明人们对经济的担忧仅限于制造业以及以出口为主导的行业,近期制造业对美国经济的拖累只是暂时现象且有所减缓,美联储可能维持此前2016年加息路径预期。另据美银美林预测:预计美联储2016年将加息3次,第一季度料将按兵不动,其余每季度加息1次。同时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Hilsenrath撰文称,2015年的最后3个月,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这意味着美联储可以在今年继续推动加息进程,美国可能最早于3月再次加息。

5、美元理财需求增强,部分银行禁止营销购汇

从去年8月开始,居民对美元理财及换汇的热情持续升温。近期人民币贬值幅度扩大,部分地区监管压力大,在可控的范围内加大了监管力度,部分银行被要求不能主动引导客户集中购汇。近日在上海、深圳多家银行发现,银行购汇需求猛增,并且由于突然涌现的个人集中使用网银购汇,有的银行甚至曝出网银系统故障、运转缓慢等问题。

点评:中性偏空。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虽然部分地区的银行被禁止主动宣传购汇业务,但当地外管局并没有进一步收紧银行的代客售汇总量,个人购汇额度照常;而在部分地区如广州、深圳等地,营销基调上确实有所收紧,银行被要求不能主动引导客户集中购汇。

这就是个最简单的无风险套利题目。打个简单比方:如果从2016年1月1日的期初,到2016年12月31日的期末,人民币兑美元6.6始终不变,两国之间的息差为0,两国之间的通胀率差为0,那么则不可能出现兑换套利。只要两国之间的汇率、息差、通胀率这3个变量其中的1个出现变动,但央行没有出现对冲的动作,两国的货币就会出现套利机会。目前看来,人民币贬值因素等于使得在中国大陆内的资产必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升高,凶悍的大妈们可能会去追捧黄金和外汇,也有韭菜们从股市退出,但也有可能引发资产荒,会导致韭菜们去追捧险资,从而推动险资进一步入市的冲动。目前最关键的,是看不到这些关键变量的数据情况,所以不好妄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