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系统便是一个货币悖论,去中心化则价格不定,价格不稳很难变成世界货币,要想价格稳定务必确定比特币系统考量多少财富,这也是中心化与非中心化的矛盾。

第一次听说比特币的时候,那时候很多人说十分有前途,第二次听的时候便是2017年,是因为大涨,而如今,就连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是在咨询怎么买比特币了。

这是因为什么?好用?

都并不是,最直接原因是想利用投机赚一笔钱,想发财。

如今,有很多的技术人员在各种网站上大谈比特币的优点,去中心化,一共2100万个,不像国家货币是因为超发而贬值等等,而写的人则用了无数的专业术语,看得人云里雾里,给人一种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已经一副比特币是未来大趋势的样子,从中表达的就是,不买便是亏,买了就能赚。

不过,他们说得再多,也没有说到核心的问题,那便是我们应该用比特币来考量多少社会财富?

比特币总量恒定,这个是肯定的,而且是去中心化的记账方式,记得那时候美国老哥用1万个比特币换了市场价值25美元的披萨吗?

那时候比特币的整个货币体系只是考量5万多美元的社会财富,接下来就发生了大量社会财富涌入比特币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炒作赚钱成了一台把社会财富抽进比特币体系的机器,于是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

比特币价格越高,说明它考量的社会财富越多。

可是,它是用于考量的吗?

并不是,它是用于投机的,人们用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可以赚钱,而不是方便好用。

要是单从限量上来说,它和黄金相似,数量比较有限,持续挖矿,但黄金人们用了多少年,几千年了,黄金和其他货币的功能交接全部都是缓慢的过程,缓慢代表着考量的标准在一定时间内是并不会有剧烈变化的,并不会发生是因为货币转化而造成财富转移。

而比特币在代替国家货币的过程中,便会发生如此一种状况,那便是先持者将会大量掠夺后持有的财富,这不应该是一种货币的作用,原本世界上有10万吨黄金,比特币的发生难道不是让世界又多了10万吨黄金。

如果全世界的财富为D,一开始比特币从考量10000分之一D的财富到100分之一D的财富,在这个程中将多少人的财富转移?而后买者岂会甘心?

他们还会继续想让比特币去考量10分之一的社会财富,或者2分之一的社会财富,是因为他们还想掠夺剩下那些人的财富,可是越是后边的人越不愿意给别人抬轿子。

但比特币里边的既得利益者就认可比特币的价格吗?他怎么会不担忧别人先低价卖出?

在买比特币上他滞后了,在卖比特币上要是滞后了难道不是一无所有了,因此比特币又怎能稳定在一个价格上呢。

要是要求比特币考量多少社会财富,这就必须一个中心化的权威要求,如此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又没有意义了。

如果不要求比特币考量多少社会财富,那样去中心化的货币怎能确定自身度量尺度呢,没有稳定价格怎么用于做流通货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