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又名薄虎,最出名的是他的浪漫和才华横溢的唐伯虎,由周星驰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饰演,最终赢得了回归之美。因为唐寅的才华和个性,像才子佳人这样的喜剧故事会附在他身上。但真正的唐寅的生活经历了风风雨雨,匆匆结束。他的真实生活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所有有希望的方法都像梦和泡沫,像露水和电”。《金刚经》中的这段经文是唐寅绰号“六茹”的来源,也是他一生的命运。如果唐寅不是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如果唐寅成功地通过了科学考试并赢得了声誉,如果唐寅没有去朱、、江西就业,如果他没有看到“钟路”这个词挂在他的好朋友的家里,他的生活会不会不同呢?历史上没有假设。正是这种命运造就了传说中的唐寅。他成为了一名纯粹的艺术家,没有经历过正式的职业生涯,他创作的作品已经在世界各地流传。正如一百年后文在《姑苏圣贤传》中所总结的,人才第一,浪漫第一,绘画第一。

今天我们只需要静静地欣赏他的作品,感叹他传奇的一生。

这份宁静的《李端图》是苏州“六谛——吴派唐寅特展”中难得一见的女性题材杰作。它讲述了唐代名妓李端和著名浪漫主义学者崔涯的故事。反复思考这部作品后,我没有感受到被誉为“江南第一浪漫天才”的唐伯虎洒脱、感伤、逍遥的一面。相反,正是通过仔细的构思和细致的笔墨分析,我才逐渐恢复了一个悲伤而无助的学者。

照片中四个女人的中间在上面,唯一坐在照片上的男人是崔涯,故事的男主角,他是唐朝的一个成功候选人。他在妓院写的每一首诗都会在街上被读到。妓院的生意与他的赞扬和批评态度密切相关。有一次,因为李端没有很好地接待胡璋,张的朋友崔涯嘲笑她“黄昏时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做什么。他的鼻子像一扇烟窗,他的耳朵像一个重击声。”昆仑山是上个月在寺庙里单独放置象牙梳子而诞生的。她说她太黑了,晚上不说话谁也看不见,鼻孔大如烟窗,耳朵像煎饼卷,头上插着一把梳子,丑得像西域昆仑山上的月牙儿。各种刺耳的话语立刻影响了李端的生计。

看到这首诗后,这位坦率、聪明、勇敢的美人意外地找到了崔涯,并要求重新评价。面对一位才华横溢的美女真诚的目光和犀利的言辞,崔涯不禁被说服了。他立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提出另一个问题来推翻之前的评价:“找到黄茜的绣花马鞍,从何山广场拿走。扬州最近变成了一个贫穷的城市。一个人可以做白牡丹。”“和谐”这个词来自刘唐宗元的“这个家庭已经给了3000本书,现在还在和谐的老房子里”后人用“好和谐”这个词来指代藏书,后来“好和谐广场”被普遍用来描述学者们旅行和写诗的地方。“白牡丹”来自白居易赞美白牡丹的诗,象征优雅和独立。谁能想到在白牡丹,李端的形象会在一天之内从一个又黑又丑的仙女变成一个精致优雅的仙女呢?这位官员甚至可能已经有了救赎她的想法,所以他提到了“首尾相接”、“接受”和“结婚”等词,意思是“失宠”。对他一只胳膊随意放在最高椅子扶手上的动作的描述,也可能反映出他当时心理活动的起伏。后来,有人把这幅画命名为“李端失宠”。

在崔涯的赞扬下,大甲的有钱有势的人都在争夺李端的政纲,所以李端的任命名单是在半个月后。有人开玩笑说,李端爬出了黑色的墨罐,爬上了白色的雪山。我觉得这个比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要不是李端在书香墨汁浸染之后,这一场身份悬殊的较量,她哪里能赢?然而,据唐代烁凡的《郧西友谊》记载,李端当时正在哭泣,而唐寅的李端却拿起了一个白牡丹,面带平静,无意哀求。画中的其他三个女仆都站得笔直,除了女主角,她优雅而沉着,不跪不求。情节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唐寅利用李端处境的意图,也是文人对正直和骄傲的强调。除了脸上的白色粉末,简单的围巾和胸前的两小块沉稳的红色,李端的全身没有了更多的色彩,这也符合白牡丹的素雅典故。它与对面复杂而丰富的头饰和里面穿红衣服的女仆形成对比。同时,它也向我们展示了已故原告朴素的审美标准。

唐寅的碑文占据了画面上方很大的一块区域。这些词对这幅画来说实在太大了。也可以突出他对这个故事的强烈感情:“新和李放段,新参白牡丹。他认为扬州金曼的胭脂价格很低前两句话延续了崔涯对李端的美丽描述,然后话题突然转向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座充满黄金的城市扬州市的胭脂价格低得可怜,与画面中美丽祥和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胭脂”也被称为“华而不实的品质”。这是另一个古老的故事。张丽华,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原是宫中的艺妓。陈形容她为“一个穿着新衣服的美丽城市”。亡国被俘时,藏在井口的胭脂被张立华抹去了。从此,这口井被称为“胭脂井”。这个“胭脂”成了妓女的代名词,所以胭脂的低价意味着妓女一文不值。穷人不是唯一的。如果唐寅的画家和学者诞生在今天,这幅画的价格将足以过上富裕而奢侈的生活,即使不是天文数字。然而,这是不及时的,因为在检查室的弊端导致了声誉下降,绘画价格低和生存差。通过数百年的时间和空间,他把李端、张立华和他悲惨的生活联系起来,苦恼和恐怖。

隐喻和象征是唐寅最好的技巧。借助于许多丰富而深刻的形象安排,他的突出之处在于感动和震撼人们。例如,这幅图中的大屏幕最初是古人用来挡风的,但是屏幕的位置并没有挡住李端后面的空间。这无疑意在显示崔涯和李端的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也暗示了一个柔弱女子在这个世界尘埃中的无助。此外,屏幕也是主人品味的一种表达。在这幅画中,画面上的空河景不仅是唐寅山水画的典型构图,也是崔涯文人雅士的好品味。在古代,崔涯的最高职位是权力的象征,暗示着他的地位。有趣的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在《金瓶梅》第16章中,李瓶儿为了博取西门庆的好感和尊重,“为西门庆设了一把椅子。”对于那些怀疑唐寅是该书作者的人来说,兰陵少生,这也许是一个例子。此外,在图片右侧的书柜上,还有一个装有古竖琴的琵琶袋、两幅卷轴画、一块砚台和一支毛笔等。崔涯手里还有一个小卷轴。从这些道具的安排和设计来看,这一幕正是崔涯为李端重新创作的新诗。

这幅画的意境极其复杂。人是善变的。哪个句子可以被视为绝对真理?以成就闻名的儒家学者崔涯会说一些自相矛盾且随意的笑话,说黑就是白。他到底能说清楚多少事情?从莫名其妙的监禁到后来稀里糊涂的出狱,好文章成了欺诈的活证据,好人也很难被描述成坏人。他最有可能想用这幅画来呼吁不公正并显示他的清白。另一方面,他对仕途的雄心壮志受到了政治斗争的致命打击。他是一个生活在人民中间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很沮丧。不知道此事的人的可怕谣言和白眼一定让他不寒而栗。在这个时候,他要是能有机会像李端和连翻一翻桌子那样争辩,并且会见有识之士的赞赏和推荐,甚至是皇帝和将军们的恩情就好了。不幸的是,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幅画中所寄托的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