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卫生委员会于3月22日凌晨宣布,湖北媒体记者的亲身经历“我最难忘的一天”揭示,武汉有新确诊的病例是不真实的。

3月20日下午,韩家墩街道综合社区在网上发布了“昨晚丽水康城区又一起新案件”的“重要通知”。经调查,该社区居民张某无症状,未确诊,20日再次检测为阴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流行病学和健康统计学教授于传华,并解释了原因。

为什么不包括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可以理解为没有发热和咳嗽等临床症状,但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余传华提到,无症状感染者在一些辅助检查中看不到任何变化,如白细胞计数、早期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等。没有问题,接下来是正常的胸部图像。

“检查阳性不一定是新的冠状肺炎患者,因为也可能有假阳性,所以我们需要继续观察。”于传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实验室检测通常在喉咙或鼻腔拭子中检测到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在一些人身上,病毒可能不会进入细胞并开始复制。中国报告的冠状病毒感染人数不包括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

“如果检测不是100%准确,那么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漏诊)或假阳性(误诊)。例如,某项测试在100名新诊断的冠状肺炎患者中发现98例阳性(灵敏度98%,假阴性率2%)。100例非新发肺炎患者中,99例为阴性(特异性99%,假阳性率1%)。当感染率很低时(例如1/2000),该测试的100个阳性结果中只有5个是患者;然而,当在疾病流行期间有接触史的疑似患者的感染率为10%时,100个阳性检测结果中有95人是真正的患者。后者称为阳性预测值,与感染率密切相关。感染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大。”于传华说,“阳性”核酸检测并不意味着“感染”了新的冠状肺炎。就像韩家墩街道综合社区的居民张牟某一样,实际的“阳性”核酸检测是假阳性。

无症状感染会传染吗?

2月6日,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诊断和治疗计划(试验版本5)”,首次提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他说:「由於已证实受感染,无症状的受感染人士具有传染性,而测试呈阳性的人士将被隔离十四天,并由卫生署进行测试。如果在此期间出现症状,将被归类为确诊病例。”余传华表示,关注有症状的患者数量对中国来说很有意义,因为这些人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者。

根据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观察,冠状病毒通过无症状患者传播的情况非常罕见。因此,世卫组织认为,无症状患者可能不是病毒的主要传播者。

无症状感染需要治疗吗?

“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也需要隔离和密切观察,还需要适当的药物干预,但不提倡高副作用的药物干预,这样会更安全。”余传华提醒,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隔离和密切观察可能风险较小。

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的人数不属于强制披露的范围。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规划(第四版)》的有关规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时,应采取14天集中隔离,并在2小时内进行网上直报。县级和区级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在接到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及时登记密切接触者,并采取隔离措施。

国家卫生和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在集中隔离期间出现症状,他们可以在此时被报告为确诊病例并向公众公布。”

资料来源:卫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