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一生都在睡觉。新生婴儿一天几乎睡20个小时。即使是成年人,你也应该每天至少睡6到7个小时。

不久前,《皇家学会学报》发表了一份历史记录,描述了17世纪晚期一位名叫塞缪尔·希尔顿的特殊睡眠者。希尔顿强壮健康,不肥胖。1694年5月13日,希尔顿睡了一个星期,无论他周围的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叫醒他。1695年4月9日,希尔顿和大为上床睡觉。人们邀请医生给他放血,用火熏他,并给他各种刺激。但这完全没用。希尔顿这次睡了17周,直到8月7日才醒来。

相反,有些人睡眠少得惊人。美国杂志《科学文摘》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的人。他的名字是利奥波德·波林。波林一天只睡两份传单,她不会在床上辗转反侧,也不会睡着。他像普通人一样睡着了。此外,波林白天必须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从不感到疲倦或头晕。根据波林自己的记忆,当他五六岁时,他每晚只睡六个小时,而其他孩子在这个年龄至少睡十个小时。

不管你睡多长时间,睡觉似乎是一种基本行为。这似乎已经被许多研究者所接受。然而,科学家还不能确切回答人们为什么睡觉。睡眠的功能已经成为脑科学中一个迷人的谜。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最常见的观点是:睡眠是为了消除身体疲劳。

最普遍的观点是,睡眠是为了消除身体疲劳,弥补一天辛苦工作的损耗。“身体恢复”观点的证据是,在睡眠的最初几个小时,大脑底部的脑垂体释放大量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体内的蛋白质代谢,从而促进体内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然而,伦敦临床营养和代谢研究组织的彼得·加里克博士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饮食对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最大。组织蛋白质在进食时增加,在禁食时减少。晚上蛋白质代谢变化的主要原因不是睡眠本身,而是人们晚上不吃东西。

加里克还认为,不管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体力或脑力工作,不管他有多累,即使他连续8到11天不睡觉,他的身体机能也不会受到损害。研究人员在睡眠实验中检查了3到5天不睡觉的人的尿液,发现这些人的尿氮含量变化不到1%。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自然指标,因此可以判断这些受试者的生理功能没有降低。此外,那些自愿减少两个半小时睡眠的人在一年后没有表现出任何病理症状,也没有因为睡眠减少而在白天筋疲力尽。

最令人信服的观点是:睡眠是为了消除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

最令人信服的一点是波士顿心理健康中心睡眠实验室主任哈特曼教授。他认为睡眠有两个功能:第一,消除身体疲劳;第二,消除精神疲劳。在他看来,消除身体疲劳是毫无疑问的,而消除精神疲劳的功能是近年来在他对短睡眠者的研究中发现的。哈特曼曾经比较过每晚只睡4小时的短睡眠者和每晚睡8到9小时的长睡眠者,发现短睡眠者和长睡眠者之间没有生理差异。他们的身高、体重甚至智力都一样。然而,他们各自的心理状态却大不相同:长时间睡眠者总是忧心忡忡,而短时间睡眠者则非常乐观。哈特曼认为,消除身体疲劳主要发生在睡眠早期的所谓慢波睡眠中,即从困倦、轻度睡眠到深度睡眠以及深度睡眠后的慢波睡眠期间。短睡眠者和长睡眠者经历的扩散睡眠比例几乎相同。精神疲劳的恢复主要发生在深度睡眠后的快速眼动睡眠期。因为长时间睡眠者比短时间睡眠者有更多的担忧,所以他们比短时间睡眠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从精神疲劳中恢复。短睡眠者的情况正好相反。哈特曼认为这正是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的波林没有快速眼动睡眠的原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睡眠的主要功能是恢复大脑疲劳。他们列举了海豚睡觉的事实。有一只海豚可以在清醒状态下休息,但它们仍然需要睡眠。睡眠方式非常奇怪:大脑的一半在一小时内轮流睡觉,另一半保持清醒。根据测量,深度睡眠是这半个睡眠大脑的主要睡眠模式。因此,海豚睡眠主要是为了恢复大脑疲劳,与身体恢复无关。海豚睡觉时在水里游泳。

英国剑桥大学的实践心理学专家威尔金森博士驳回了海豚的例子。他认为动物的睡眠模式不能解释人类的睡眠。动物和人类有不同的进化环境,它们的睡眠机制当然可以比较。威尔金森等人发现,在睡眠禁令实验的早期阶段,不眠的人仍然可以随着旭日东升而精神焕发,这在许多方面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据统计,75%的人在不眠之夜后使用脑电图正常反应。即使在长期睡眠剥夺实验中,受试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也没有表现出功能障碍的迹象。

有一种观点走得更远,认为人们的睡眠根本没有恢复体力的功能,而只是人们过夜的一种不必要的本能行为。

仍然很难确定上述观点中哪一个是对的或错的。因为大脑中控制睡眠的神经回路极其复杂,这给揭示睡眠的秘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