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卫生委员会2月20日宣布,2月19日该省报告了349例新确诊病例,其中武汉报告了615例。2月2日至18日,武汉连续17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2月19日,这一数字最终“回落”到三位数。

为什么全省新确诊病例数比武汉少,这个数字是如何计算的?

为什么确诊病例的数量是这样计算的?

据了解,这与2月19日国家卫生和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断和治疗计划(第6版试验)”中“诊断标准”的修订有关。

在第六版中,《诊断标准》取消了湖北省与除湖北省以外的其他省份的区别,将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见下图)。

湖北省《诊断标准》第五版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被描述为“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的疑似病例”。因此,根据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标准”第6版,确诊病例必须至少符合以下病因证据之一:

核酸试验阳性

基因测序是高度同源的

然而,以前的《诊断与治疗标准》第五版中的“临床诊断病例”不再被归类为确诊病例,因为它们不符合核酸的阳性检测。

你认为CT作为临床诊断标准被取消怎么样?

在第六版新的肺炎诊断和治疗计划中,CT不再被用作临床诊断标准,我们回到原点了吗?

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学系教授张效春早在2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做出了预判。张效春介绍说,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甲流和乙流的病毒核酸是不同的,新冠肺炎和非典的病毒核酸也是不同的。核酸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感染了哪种病毒和微生物。这种诊断方法非常严格。相反,CT是间接证据,主要用于辅助诊断。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张效春在2月3日呼吁将CT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张效春解释说,这是因为核酸检测的检出率只有40%左右,这可能会导致漏诊。首先,试剂本身开发时间短,不能急于求成。其次,支持发热门诊的医生来自不同的部门,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咽拭子取样技术。此外,与流感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不同,新冠状肺炎发生在下呼吸道,主要表现为干咳而无痰。没有痰,很难用咽拭子收集有效样本。

2月初,事实是,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省疑似病例过多。大量疑似患者因核酸阴性而无法确诊,也无法集中治疗,这对疫情防控非常不利。因此,将CT作为临床诊断标准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方法,只适用于这个时间和地点。它可能不适用于其他时间或场景。

张效春表示,从12日以来的数据来看,湖北省疫情已得到大范围控制,此次调整诊疗计划并非偶然。“我不认为这是回到了原点,相反,我认为我们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