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医界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有着相同的认识,原发性虚、继发性实为主要病因。本虚、气滞、血瘀、痰阻、癌毒、兼火(或寒)是肿瘤的主要病因病机。这些内容得到了同行医生的一致认可,没有人能推翻它。其中,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系列方剂可用于治疗形成肿瘤的血瘀证。内容详实,可以解决身体不同部位的血瘀证,可谓“前所未有”。然而,针对肿瘤患者气滞痰阻的理气化痰的研究并不令人满意。中医虽有理气药物一章,但重点在肝脾理气,如何从头到脚理气尚不清楚。湖北中医学院朱增波教授在他的《中医的痰》一书中虽然对痰病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但更多的是对文献的列表分析。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头到脚梳理化痰理气药物。

调节人体气机的脏腑主要是肺、肝、脾、胃,气的疾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气逆、气滞、气郁。气逆主要是气机向上运动,如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空气结节呈水平分布,例如甲状腺疾病,在针灸甲乙经中称为“空气结节甲状腺肿”。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时,我们也用颈部水平方向的“颈浅穴”来疏通水平气机。乳房疾病也是气结。尘肺是一种向下的病程,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凹陷性疾病。今天我们将从头到脚讨论理气化痰的结合。

头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逆、气滞、风痰失调。治疗应该主要基于降低血压。赭石是最常用的,它能化痰降肝气。因此,这种药物经常被用来降低血压和消除痰而不留下后遗症。至于脑瘤,我们都知道没有外感风、痰、火和气滞。治疗脑瘤的理气药物主要有防风和川芎,能防止“头内郁结”,川芎能“血中之气”,与赭石相得益彰,能理气、降逆、化痰。

甲状腺疾病以前被称为气滞,但它们位于上方,也与肝气有关。它们还应该被空气夹带引导向下,如青皮和厚朴。前者注重疏肝理气,而后者强于疏肝理气。

肺病常表现为气逆。肺部脆弱而肮脏,主要是皮毛,容易被寒冷的病原体伤害。皮肤表面是封闭的,内部的肺气是压抑的。肺失循环,气逆引起咳嗽。风寒表里,宜散寒宣肺,选用麻黄、桂枝、杏仁。对于内热郁结者,宜选用黄芩和炙枇杷叶,清肺降气。痰阻于肺,此时应辨别痰的寒热。对于感冒患者,选用三子养亲汤。热患者可选择瓜蒌、贝母、浮石、皂角刺、射干等药物。如果没有这些原因,对于肿瘤患者,可以选择血府逐瘀汤中的桔梗和枳壳。此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咳嗽症状,并且药物剂量不大。通常会取得非常好的结果。这就是我们许多患者肺部病变消失的方式。如果痰、血和抑郁同时存在,我通常选择地龙、桃仁、红花、当归和郁金。地龙具有宣肺、利尿、通络的功效。郁金,又名“金枝玉”,对胆囊有特别好的作用。我的经验是,对肺的作用不是很理想,但它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化瘀,行气,解郁,清心,止痛。

乳腺疾病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众所周知,这与情志和肝气有关,属于“气结”。乳腺气结可选自香附、荔枝核、橘核、柴胡、蒺藜等。,其中橘核的效果更强。在治疗乳腺疾病时,在理气的基础上,还应注意火、痰等因素。如果火和痰的因素解决了,气滞也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公英可以用来灭火,这是多年来老前辈总结出来的。除清热外,还具有理气散结的功效。民间用蒲公英和仙人掌粉碎,外用治疗乳房结节。可以用瓜蒌皮和猫爪草来祛痰。瓜蒌可以“调理胸中之气”,还可以缓解肝郁。瓜蒌甘红汤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药物,具有调肝理气、化痰的功效。猫爪草效果相对较弱,淋巴结效果较好,但强度不及蜈蚣和壁虎。

胃和脾经常在一起说话。脾胃升降,易受肝气侵袭。肝气居脾。肝气侵胃,影响脾胃升降,导致气滞。胃属腑,降则平,和胃气的药物有木香、陈皮、枳壳、制大黄、枳实等。对于胃病的治疗,我很少单独使用和胃有关的药物。大部分符合脾胃的性质,并使用冷和热。药方是半夏泻心汤,辛而苦,健脾和胃,行气自然流畅。脾胃是“痰之源”,脾胃周围的淋巴结转移相对容易消失,只要脾胃气机顺畅,不产生痰,半夏、陈皮、蜈蚣等化痰药就能轻易消除淋巴结,所以二陈汤治疗胃癌淋巴结转移是有效的。

大肠与胃相似,属于阳明经,因脾虚易湿阻。胃肠道变得光滑,所以调节肠道内气机的药物可以是厚朴、木香、大黄、枳实等,化痰也可以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入胆南星、马齿苋等。

大多数医生也把疏肝理气作为肝主气的常用方法。在肝病的治疗中,我注重养肝。我只在有明显肝郁症状时才选择疏肝,因为肝脏会自然地发挥疏泄功能。在治疗肝癌时,我在养肝的基础上,用大剂量的当归和白芍来养肝阴。之所以没有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是因为大多数疏肝理气的药物往往是温热干燥的,容易灼伤肝阴。只有当常规养肝法疗效不明显,或有明显症状时,才会选用疏肝类药物,如柴胡、黄芩、香附、郁金、莪术、补液闸等,以符合肝脏的疏泄功能。肝痰以温胆汤为主。肝主毛发生长,火内传,痰热易发。因此,出于对火的考虑,黄连温胆汤是常用的。

胰腺癌的症状主要是疼痛、腹胀、便秘、腹泻和食欲不振。常用的吴梅丸对疼痛和腹泻有很好的疗效,但当伴有腹胀、便秘和食欲不振时,应加用理气药物。常用药物有葛夏逐瘀汤和大柴胡汤,以木香、枳壳、莪术、乳香、柴胡、大黄等药物为主,注重理气活血。在清除痰的过程中,胰腺癌需要20多年才能从一个单一的癌细胞中被检测出来。这需要很长时间,消耗很多,并且容易发生肝转移。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化痰,还要注重攻补并举。可以选择神龙木、二陈汤、丹南星和玉瑾。神龙木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收敛收敛的功效,处于病机的中间。

肾和膀胱需要理气吗?自然需求虽然很少被讨论,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我通常用乌药根、茴香和肉桂。有人说乌药能舒肝理气,也有人说它能温肾益气。乌药根辛温,入肾和胃经。其主要功效是温肾行气,散寒止痛。茴香具有很强的温通作用,可有效治疗小腹冷痛、疝气和胀满。肉桂在肾脏和膀胱的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治肾化痰药主要是生龙骨和白芥子。其中,龙牧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具有良好的化痰、养阴、消积、软坚的功效。白芥子是温的,生龙骨是平的,生牡蛎是凉的。适用于痰热感冒。

四肢气滞,其中上肢与肝气有关,常用的有:路路通、鸡血藤、桂枝、桑枝、丝瓜络等。其中,桑枝与其他药物的区别不仅在于它们行走于上肢,还在于桑枝能调理肝气,而其他药物则更能疏通经络。调节下肢气机的主要药物有:独活、川牛膝、王不留行等。其中,独活具有散结作用,其理气作用不容忽视。四肢痰,用阳合汤来指米芾万玲,仍然很有效。

这样,很明显,整个身体是祛痰和理气,但应该指出:1。痰病重在脉,滑脉更常见。朱丹溪说“奇病生痰”,许多奇脉都是痰脉。此时,应注意两个处方,即青金石滚痰丸和治糜茯苓丸。前者对全身有较强的祛痰作用。2.身体的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祛痰药物。痰浊者可用大戟、甘遂、浮石、青稞、芥子等。3.应注意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患者往往痰瘀互见,在消痰的同时,适当使用一些化瘀药,在这种情况下,消痰相对容易而彻底。4.理气不应局限于行气,而应特别注意脏腑在寒热中的喜恶。在顺应脏腑好恶的同时,气机自然流畅。因此,我主要注重滋补,扶正祛邪。以肺为例。肺部潮湿而刺鼻。因此,苏叶和荆节可以用来调节肺气。虽然不是行气药,但也能达到宣肺理气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