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抗肿瘤已经有100多年了。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相继推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的治疗技术也相继出现。在一系列针对肿瘤的密集攻击中,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预防方法:快乐!

“癌症人格”一词在社会中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许多人相信,具有某些个性特征(如紧张、易怒、悲观或孤独)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癌症的目标,而乐观的人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癌症。这种观点有依据吗?

1.“快乐老鼠”的肿瘤变小甚至消失

癌症死亡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话题。十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症提出了三种“三分之一”的解释,即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一级预防来预防和治疗癌症。1/3的癌症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甚至通过二级预防治愈。1/3的癌症可以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这一观点是10多年前提出的,迄今为止似乎很有远见。

-1细胞杂志在2010年发表了一个外国实验室的发现。实验室工作人员把一组老鼠放在一个“丰富的生活环境”中,也就是说,笼子里装满了各种老鼠最喜欢的玩具,每个笼子里有8只以上的老鼠,以确保它们充分互动。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老鼠被称为“快乐老鼠”。

将“快乐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快乐小鼠”的肿瘤变小,证明良性精神刺激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神奇的途径”:良性刺激大脑皮层——海马(“快乐小鼠”具有高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脂肪组织(脂肪因子)——抑制肿瘤。该实验涉及黑色素瘤、胰腺癌、结肠息肉病等。

成年小鼠的大脑

研究人员还在饲养实验小鼠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生活环境”。迷宫、玩具、房子和滑轮都放在笼子里。在红外摄影下,记者看到老鼠不仅白天玩耍,晚上也经常玩耍,表现出活跃的表现。然而,对照组小鼠表现得平静甚至迟钝。

结论

比较两组小鼠,发现“快乐小鼠”的肿瘤重量低于对照组。一些肿瘤不仅变小了,而且消失了。实验中涉及的黑色素瘤、胰腺癌和肺癌有相似的情况。其中,黑色素瘤抑制率为43.1%,胰腺癌为58.2%,肺癌为36.5%。研究人员还发现“快乐小鼠”下丘脑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高表达。

在世界各地一些分散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获得新的证据,证明中央调控系统与肿瘤有关。上海肿瘤研究所最近发现:“良性精神刺激可能改变癌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免疫系统。”这表明精神行为可能会影响肿瘤。

2.肿瘤寻找机会在体内建立独立王国

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肿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癌症可以转移到全身。

癌症是一种以局部组织异常生长和全身系统异常调节为特征的疾病。人体有两个主要的系统调节系统:中央调节系统和外围调节系统。

中央空气调节系统

中央调节系统包括系统激素系统(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和其他激素器官);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等。这就像体内的“中央政府”。

外围监管系统

外周调节系统存在于各种器官中,包括肝、胰腺、消化道、肺、肾、皮肤、脂肪组织等。这就像体内的“地方政府”。这种外围控制系统正是外国所忽略的。

上海肿瘤研究所同时关注和研究这两个系统。张志刚研究小组发现,肝脏中存在非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激素及其受体以及局部免疫系统的调节网络。先前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发现脂肪细胞可以合成雌激素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即非内分泌细胞也可以分泌激素。这些发现表明,在器官水平上可能存在一套或多套神经递质-激素-免疫调节系统。

摘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肿瘤研究所顾教授形象类比:肿瘤的形成是中央调控系统的“无为”,是外周器官/组织调控系统的“无序行为”,肿瘤是“黑社会”,自我扩张,破坏社会稳定,破坏警察系统(免疫系统)。人体的免疫系统应该攻击癌细胞,结果,肿瘤“煽动”它成为它的保护伞。"癌症就像在体内形成一个独立的王国,这是难治性癌症的根源."

3.气质乐观与肿瘤的预见性治疗

先前的研究认为不切实际的乐观是一种研究偏见。在早期肿瘤临床试验中,这种偏差可能会影响患者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然而,乐观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它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普遍的倾向,或所谓的倾向性

乐观主义.在最近发表在《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在肿瘤的早期临床试验中,气质乐观是否与患者或受试者对个体治疗效果的高期望(而非治疗误解)相关。

结果表明,气质乐观与对个体治疗效果的更高期望显著相关,但与治疗误解无关。喜怒无常的乐观与不切实际的乐观关系不大。在多变量分析中,气质乐观和不切实际的乐观都被认为与更高的预期个体治疗效果独立相关。

结论

在肿瘤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与更积极的人生观或对参与试验的特定方面的结果偏差的期望相关。并非所有的乐观都是一样的。不同类型的乐观在早期肿瘤临床研究中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气质乐观主义:1985年,谢耶等人首次提出“气质乐观主义”的概念,认为气质乐观主义是对未来良好结果的总体期望。他们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较高气质和乐观精神的个人对未来事件给予积极的期望,并相信结果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乐观的特质将有助于个人更好地应对挫折,也使个人具有更高的挫折承受力。

4.肿瘤治疗不能“只看肿瘤,不看人”

关注个体患者已成为肿瘤防治的重点之一。不幸的是,每个人都忙于在国外炮制主流观点,真正的关键问题仍远未解决。肿瘤不是孤立的;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肿瘤。

此外,初级肿瘤预防中的外部因素包括化学致癌、病毒、细菌和其他环境因素。换句话说,我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除了常见的遗传因素,内因还包括神经/激素/免疫系统紊乱。这再次表明了神经紧张和癌症之间的联系,这也是近年来科学家们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4P医学”的概念

2000年,利胡德提出了“4P医学”的概念,它是“预防医学”、“预测医学”、“个体医学”和“参与医学”的首字母缩写。

“预防医学”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提到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值得注意的是,4P医学提出了“参与医学”的概念,强调病人的参与。

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肿瘤治疗是一个重建身体平衡的过程,其中精神因素与癌症的发展有着微妙的关系,这就要求医生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肿瘤治疗仅仅关注肿瘤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关注产生肿瘤的人。“见病不见人”可能是我们必须纠正的对理解和实践的误解。